av色综合网,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japanese乱熟另类,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BIM技術下的工程造價類課程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BIM技術下的工程造價類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BIM技術下的工程造價類課程教學

摘要:bim工程技術在國內外建筑業(yè)愈來愈受重視,但目前我國存在較大的BIM人才供求缺口,高校學生的BIM技術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還有待提高。所以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引入工程造價課程教學,詳細闡述了造價教學改革的整體思路。

關鍵詞:BIM;工程造價;教學改革

引言

目前工程造價類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造價類課程專業(yè)技術性強、實踐操作要求高。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識圖能力差、知識點難理解、動手能力不夠、學習效率低等問題。第二,高校教師對于工程造價課程的教學始終圍繞基本理論,如手算工程量、定額套取、價格調差等,缺乏對BIM教學的重視,也很少作深入的研究。第三,缺乏BIM軟件資源、專業(yè)BIM課程資源、BIM教材、企業(yè)BIM實踐經驗等?;贐IM模型的工程算量與計價分析已經成為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模型三維可視化,電算工程量數(shù)據(jù)較為精確,可實現(xiàn)全壽命周期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1]。為此,工程造價類課程需要改革,引入BIM技術勢在必行。借2019年校級教改項目的契機,做了如下嘗試:

1理論教學方面

1.1夯實理論基礎

搜集并閱讀了上百篇BIM造價的相關文獻,近年來國內學者針對工程造價行業(yè)變化、專業(yè)教育等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特別是天津大學尹貽林教授團隊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觀看了一些工程造價教學視頻,如大連理工大學的李靜老師,四川大學的張欣莉老師,河南城建學院的王紅平老師,南通職業(yè)大學的徐廣舒老師。這些視頻教學思路清晰,解釋透徹,讓人受益匪淺。在此次疫情期間,特別推薦給學生中國MOOC平臺李靜老師的《工程估價》課程。

1.2調研與交流,了解市場需求

在兩年內,走訪調研了一些學校與用人單位,與其教師、工程師進行交流。如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型職業(yè)本科),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獨立學院土木強勢院校),南京工程學院(應用型本科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審計處(合作專家單位),南京蘇亞金誠工程造價事務所(用人單位)。經過調研發(fā)現(xiàn),工程造價教學應面向建筑、裝飾、安裝、市政等多個方向,涉及“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決算”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的內容。特別是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yǎng)目標定位應順應社會需求,首次就業(yè)者定位,應以造價員、BIM建模員、招標員為主崗;施工員、資料員、測量員為輔崗,具體工作內容如表1所示。在辦學過程中不斷跟蹤需求變化,動態(tài)修正,使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不斷提高[2]。

1.3教學目標的轉換

隨著BIM造價軟件的不斷完善和工程精細化管理需求,工程造價培養(yǎng)的重心不僅是高效準確的計算工程量,因為造價軟件的建模與翻模功能基本可以替代手動算量。在保證手算工程量基本功的基礎上,教學重點還可以延伸到以往學生容易忽視的組價詢價、合同文件爭議處理、支付管理、結算決算、工程索賠等方面。

1.4教學內容的整合

在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的概念下,工程造價知識點很多,與其他學科也存在交叉重復。筆者系統(tǒng)性地整合了《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原理》、《工程造價案例分析》課程,打破壁壘,建立BIM造價系列課程群。投資估算的內容放在了《工程經濟學》課程;工程索賠與結算的內容調整到《工程案例分析》課程;《工程造價原理》課程主要教授傳統(tǒng)的算量與計價內容,如圖1所示。同時以執(zhí)業(yè)考試為導向,精選了教學內容,把握課程的重點與難點。目前以一級建造師職業(yè)考試教材《建設工程經濟》作為三門課程的貫通教材。

2實踐教學方面

2.1BIM軟件的內容及適用階段

明確BIM軟件并不是某一特定的軟件,而是一系列軟件。與造價相關的軟件包括三維算量與清單計價、項目管理與招投標、綠色建筑分析、VR虛擬仿真等[3]。BIM軟件的具體內容及適用階段如表2所示。

2.2構建工程造價學生的BIM實踐路徑

在以往的《工程造價原理》課程教學中,一直把鋼筋平法內容納入教學范疇,但在二維標注下,空間想象力不強的學生不理解鋼筋的具體形式和位置,導致鋼筋工程量計算棘手。把BIM鋼筋結構模型引入后,學生通過鋼筋三維立體圖形,對真實的鋼筋結構與布置有了直觀的感受,計算規(guī)則變得容易理解起來,增強了學習興趣[4]。在課程設計階段,學生根據(jù)教學圖紙,利用廣聯(lián)達鋼筋、土建軟件三維建模,電算工程量,利用計價軟件生成相關的造價文件。初次系統(tǒng)性的完成造價實踐任務。在大四畢業(yè)實習階段,學生可以接受Revit軟件的訓練,同時可以選擇BIM“1+X”技能證書的培訓。在學科競賽及畢業(yè)設計過程中,安裝造價的內容涉及不少?,F(xiàn)代建筑中機電系統(tǒng)繁多,管線種類更加復雜,初學者往往難以理解。而BIM技術將建筑和機電設備管線同步,通過可視化模型進行碰撞檢測,直觀查找管線,發(fā)現(xiàn)管線布置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機電安裝的成功率。同時,基于5D平臺的BIM場地布置、模架專項方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動畫模擬等,也是核心技能[5]。如圖2所示。圖2造價學生BIM實踐路徑[6]

3教改的反思

通過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豐富了學生實踐經驗,但仍有許多地方值得改進。

3.1自編講義

市面上出版的《工程造價原理》教材繁多,接近幾十本,但水平參差不齊。考慮獨立學院學生實際情況,較為理想的教材應該難易適中,重難點通俗易懂,章節(jié)安排合理,符合地方性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正著手準備編制《工程造價原理》課程的校本講義。

3.2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拓展

BIM技術尤其在建筑照明、給水排水、消防供熱、通風空調、防雷接地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工程造價課程內容主要集中在建筑與裝飾方向,有時缺少安裝方向的內容,或者缺少建筑設備課程的知識儲備。此外,還應設置BIM裝配式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拓展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內容;增添PPP項目造價管理案例。

3.3實驗室建設

BIM應用對軟硬件的要求較高,軟件種類多且價格高,學校經費無法全面覆蓋。目前國內建筑行業(yè)使用較多的BIM軟件有歐特克、廣聯(lián)達、魯班、Bentley、ArchiCAD、清華斯維爾,不同公司的BIM軟件側重點也不同。院??煞治鲈靸r崗位BIM軟件應用情況,確定BIM教學軟件。我校目前主要以廣聯(lián)達BIM造價軟件為主。同時充分利用各類大賽的軟件免費使用權,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此外,一些BIM軟件公司正積極開展與高校的合作來拓展自己在行業(yè)中的占有率,報價較市場價低很多。院校可以借此合作,共建BIM專用實訓室,減少學校在實驗室建設、教材編寫、師資培訓和技能認證等方面的投入成本,也為師生日常BIM教學研究與學習提供條件。另一方面,BIM公司的技術人員也可以來擔任BIM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工作,從而緩解部分高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壓力[6]。我校即將開展BIM“1+X”技能培訓就是這個思路。校外實習基地難找,愿意帶徒的人較少。建立BIM虛擬仿真實驗室,降低實體實驗室的投資運營成本,使學生對工程實踐能夠有感性認識。

3.4強調教學反饋

教學反饋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的判斷。教學內容是否聽懂?教學方法是否得當?進度安排是否合理?案例選取是否滿足實踐要求?考核評價是否合理?等等??梢愿鶕?jù)課前、課中、課后設置評價節(jié)點。教師需要就學生反饋進行反思,做好經驗教訓的總結,為下一輪的教學積累經驗,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應該對畢業(yè)生定期追蹤,根據(jù)反饋了解用人單位的崗位供給與能力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yǎng)方案與教學內容,不能閉門造車。

3.5自身提高

已錄制的短視頻尚顯得粗糙,應往微課方向發(fā)展,適當出境,制作小而精的微課。繼續(xù)研究“案例討論法”、“工作坊”、“OBSE-CDIO”等新形式的教學手段。積極獲得BIM類考評員證書。

4結束語

現(xiàn)階段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主要是定額計價和工程量清單計價兩者并存的模式。傳統(tǒng)的工程造價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圖紙、概預算定額、人工材料設備價格信息、地方取費標準、國家規(guī)稅要求等。但當工程圖紙多且復雜時,手算工程量耗時長,數(shù)據(jù)不準、工作效率低??紤]行業(yè)新業(yè)態(tài),以學生職業(yè)能力的需求為切入點,提出了基于BIM的工程造價類課程教學改革思路,以適應新時代工程造價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要求。

參考文獻

[1]覃亞偉,余群舟,孫峻,等.BIM技術在工程估價教學中的全過程應用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1):162-168.

[2]盛娟,錢聲源,沈杰.以“耦合、融合、結合”為特征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4):39-45.

[3]吳光東,唐春雷.BIM技術融入高校工程管理教學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4):156-159.

[4]尚春靜,李艷榮.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yè)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建筑經濟,2015,36(09):129-132.

[5]成如剛,李興懷.新時代工程造價專業(yè)高職教育改革探索[J].工程造價管理,2019(02):80-86.

[6]鄭小俠,徐志超,尹貽林.BIM對高等院校工程造價人才培養(yǎng)的沖擊及對策研究[J].建筑經濟,2016,37(05):115-120.

作者:李輝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