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chuàng)新教育班級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
陶行知曾說過:“我們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認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就必須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這一點就是要求班主任必須帶領學生走進創(chuàng)新天地,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基于這個原因,我把課堂還給學生。數(shù)學課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愛好,報名參加活動小組,如數(shù)字開發(fā)公司,組長為“經理”;當代統(tǒng)計局,組長為“局長”……如班級一向害怕、討厭計算踢題的郭世龍同學,參加“當代統(tǒng)計局”半年后,判若兩人,從討厭上數(shù)學課到喜歡上數(shù)學課,從害怕計算題到主動去計算,2012年“華章杯”數(shù)學大賽獲省級“二等獎”。初中數(shù)學教學難點是方程教學,我采用“表演法”,課堂上讓學生根據數(shù)學題的內容和意境自編自導。課堂通過學生間“探究、互動、研討”,思維的碰撞產生了最美的火花,于是“等量”、“未知數(shù)”、“砝碼”等專有名詞被搬上了課堂。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數(shù)學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縱觀我的學生,他們的個性得到了發(fā)展,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
二、洞察時事,讓學生思想與世界接軌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是,學習并不是學生的唯一任務,而只是學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弊鳛橐幻嘀魅危粌H要引導學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天下事,事事關心。”班會活動,讓學生講講你知道的名人故事、國際新聞、體壇快訊……和學生一起收看《百家講壇》、“神九”升天、十八大開幕式……通過長時間堅持,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愛國熱情濃厚了,探索世界的欲望更強烈了。班會上,暢所欲言,談奧運、講世博、議釣魚島……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迸c課堂相比,社會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大書,它博大、精深、具體、鮮活。寒暑假開設“社會調查”活動課,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2011年暑假活動內容是“調查中學生消費情況,家鄉(xiāng)十年變化”。班級中王碩生于干部家庭,條件優(yōu)越,一個月內吃零食就消費130元。他通過參與社會調查,寫調查報告,了解到我班特困生李洪學在一個月內只消費0.5元,于是感慨地寫到:“希望同學們不要像我,要懂得金錢來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聽著同學們的發(fā)言,我心里熱乎乎的,真正的創(chuàng)新教育目的達到了,學生懂得了怎樣正常消費。洞察時事,深入社會,詮釋社會的種種現(xiàn)象,這既是用新鮮血液濡染學生心靈,抵擋內心的塵埃,又是社會實踐能力的需要,更是創(chuàng)新教育對我們的呼喚。
三、細雨潤物,和學生一道成長
平靜的湖田,培養(yǎng)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鑄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班長于躍,一表人才,一身正氣,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個性要強,經受不了挫折,無論做什么事只能成功,不許失敗,在班級里唯我獨尊……我反思:于躍因為成績突出,所以受到的表揚多,批評少,老師所看到的優(yōu)點多,缺點少。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導致教師情感上的偏愛,形成了教育誤區(qū),致使優(yōu)生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導致她在美麗的光環(huán)遮蔽下掩蓋了一些不健康的陰影。針對這類學生,我善意地對他們進行“受挫”創(chuàng)新教育。如,對于躍同學,課堂上專門提出他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課下讓她做完成不了的工作,使他在一段時間里,心理優(yōu)勢完全處于低谷狀態(tài)。事后我告訴她,你的這段時間就好比人生,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就像一個運動員處于競賽狀態(tài)一樣,沒有一帆風順的,有坎坷、有挫折、有驚濤、有駭浪,只有在暴風雨中鍛煉,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同樣,在學習的競賽場上,如果你心理素質不好,將來能成功嗎?她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在以后的學習中她能過關斬將,也能臥薪嘗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對于長期生活在鮮花和光環(huán)中內心變得特別敏感和脆弱的學生,可以采用善意的“挫折”創(chuàng)新教育去鍛煉他們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師愛如春雨,潤物細無聲,班主任只有釋放關愛的情感,才能做學生的知心人,學生只有愛你、信任你,才能和你一道成長。以上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四點體會。我的工作主旨是:用人格感染學生;用誠心去愛學生;用智慧去啟迪學生。使我的學生不僅有知識更要有思想;不僅有文化各要有品位;不僅有個性更要有魅力;不僅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樣做人?!鞍V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講壇上揮灑汗水,講壇下勤奮耕耘。品嘗著教書育人的甘苦,享受著教學相長的快樂,收獲著進取創(chuàng)新的碩果。愛心與責任相伴,執(zhí)著與使命相擁,我相信:未來的日子,我會用執(zhí)著的愛寫就那份對教育的愛的執(zhí)著:“春風化雨三十載,三尺講臺系情懷;清貧勞苦渾不怕,只求滿野群芳開。”
作者:張建民 單位:吉林省永吉縣北大湖鎮(zhèn)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