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相徑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推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麻煩別人;絕不要花還沒有到手的錢;絕不能貪圖便宜購買你不需要的東西;絕對不要驕傲,那比饑餓和寒冷更有害;不要貪食.吃得過少不會使人懊悔;不要做勉強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對于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擾;凡事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當你氣惱時,先數(shù)到10再說,如果還是氣惱,那就數(shù)到100。
當時看到這段文字,正合吾意,立即抄錄下來,按照忠告去做。
而后來我又有幸讀到美國硅谷著名的股票經(jīng)濟人約翰?丹佛相反的言論:
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有趣的結果,尤其是買股票的時候;別人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自己動手去做,只有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做;如果可以花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就絕對不從自己口袋掏一個子兒;我經(jīng)常在商店打折時去買很多東西,哪怕那些東西現(xiàn)在用不著,可總有用得著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這有什么不對呢?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不為自己驕傲;我從來不認為節(jié)食這么無聊的話題有什么值得討論的,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跟我一樣喜歡美好的食物;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歡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上,我們都還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我常常預測災難的發(fā)生,哪怕那個災難的可能性,在別人看來幾乎為零;我認為只要目的確定,就不惜代價去實現(xiàn)它,過于講究方法,只會延誤時機;我從不隱瞞我的個人愛好,以及我對別人的看法,尤其是當氣惱的時候,我要用大聲吼叫的方式發(fā)泄出來。
一看就知道,這番話是針對杰斐遜的忠告而發(fā)表的。兩人看法大相徑庭,各有各的道理,同樣人生智慧,沒有什么對錯。
我國有句老話叫“哀莫大于心死"。對一個人來說,最可怕的是失去希望,人有了希望,才有寄托,才有奔頭。然而聶紺弩老先生卻說過另外一句話“哀莫大于心不死"。這里同樣有深邃的含義,不到一定的歲數(shù)是不會明白的。
這樣相左的看法,在我國古代就有不少。
唐朝開元年間,宰相李林甫問一位禪師;“肉當食耶?不當食耶?”這個問題不大好回答。佛家廟堂當然是不開葷的,但是朝廷官員不可能像禁欲的和尚。既不可叫李林甫不吃肉,也不可鼓勵他吃。禪師答日:“食是相公的祿,不食是相公的福?!备撸瑢嵲谑歉?!
眾所周知,普陀山是菩薩道場。筆者在那里旅游時發(fā)現(xiàn)有不少海鮮店,不少人坐在桌旁大快朵頤,也有人買下即將被殺的魚蟹準備放生。是該進店吃呢?還是救下放呢?我曾經(jīng)看過的《觀音的秘密》書中禪師早有明示:“救者慈悲,不救者解脫?!卑浲臃穑「魑豢垂?,自己看著辦吧。
世上的事就是這樣的。就拿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來說吧,中國女排屢戰(zhàn)屢敗,卻屢敗屢戰(zhàn),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來拼搏,終于奪取金牌,體現(xiàn)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而誰能說連自己獲得銅牌(并列第三)都不知情的“洪荒女神”傅園慧是來打醬油的?還有僅僅取得第四名連獎牌都沒有的羽壇老將林丹不是英雄呢?“重在參與”,也是奧林匹克精神!
關鍵詞:情景語境;文化語境;聽力理解
Abstract:The use and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 happen in certain context.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volves both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and the teaching of related context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English listening ability.
Key Word:context of situation; context of cultur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一、語境理論
根據(jù)著名的馬林諾夫斯基理論,語境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或者是與語言運用相關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簡言之是為語言利用的情境或環(huán)境。該理論把語境分為“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前者是指說話者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文化。后者即言語行為發(fā)生時具體的情景。語境的介入,不但使多義的語言符號趨向單義,同時又使語言符號有不同的含義,增生出語境意義。有時候語境意義甚至可以遮蔽語言自身的意義而變成交際的主信息。語境對說話者言語符號的選擇也有著控制作用。所謂的語境意義,是指在語境中,語言符號實際具有的涵義,包括賦予義和解釋義。語言和該語言所處的文化、風俗、社會等語言環(huán)境密切相關,拋開這些語境無法正確理解和學習該語言。語言的理解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受到多種因素諸如社會文化和交際場合等影響。在某些特定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對語義的理解還取決于語境的假設能力。
1.言語語境
言語語境是指在語言交際的時候所依賴的上下文,這由具體的話語構成,其表達內(nèi)容和形式都是明確的。在此語境中,說話者只要具有相應的語言知識和基礎,就能夠感知到話語帶來或者蘊含的具體意義。因此對前后文的感知也是非常必要的,是言語語境的構成因素。
例如:Mother:“Where are you going?”
Daughter:“Department store.”
Mother:“It’s eight o’clock.”
Daughter:“Oh.”
如何理解“It’s eight o’clock”這句話的內(nèi)涵呢?看似一種對時間的回答,但從這對話的前后文就可以推斷出,母親是在提醒女兒什么。在具體的語境中,女兒就可以體會出母親的意思:是太晚了都八點了,不應該再出去購物,或者是提醒女兒因為太晚而要注意安全。這里面取決于說話者的語氣態(tài)度,不只是語言本身,而是語言后面所映射出的實質含義。因此,在溝通過程中,不是單單注重語言的學習,更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言語語境,獲知說話人真實的意思。在這個例子中,語境賦予了這句話很多的情感意義,或是關心、提醒甚至是禁止。
2.情景語境和背景語境
情景語境作為非語言語境的重要內(nèi)容,與閱讀材料或者對話發(fā)生的情景有關。它超越閱讀材料以外,但又對材料的理解和話語正確溝通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語言學家萊昂斯把情景語境理解為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來的,可以對言語活動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包括對話雙方、談話場合(時間、地點)、言語正式程度、交際媒介、話題或語域。情景語境往往指的是交際發(fā)生的場合、話題等。而背景語境,多指的是文化規(guī)約、會話規(guī)則等。
例如:(1)―What can I do for you?
―I can’t find the way to the park.
―Oh,go along the way,then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
―Thank you.It is nice to meet you.
(2)―What can I do for you?
―I want some fruits.
―We have apples and bananas on sale.
這兩個對話中“What can I do for you?”卻暗示出不同的對話發(fā)生地點。這是對語境的場景作出判斷。根據(jù)對西方文化和語言習慣的了解,就可以得知,第一個對話發(fā)生在路上,第二個對話是在商店。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得知,說話的場合是語境的客觀因素中語言交際活動的起碼要素。不同時間和不同的地點其言語活動是不相的,人們交際的用語和方式也不同。
背景語境,作為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是語境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因為跨文化的差異導致了言語的諸多差異。社會文化背景直接反映在語言之中,并對語言的形式、用詞、內(nèi)容都有影響。在了解背景語境的基礎上,才能更精確地理解依附在字面意思的文化內(nèi)涵。
例如:―Can you speak English?
―Sorry.It’s all Greek to me.
“It’s Greek to me”是莎士比亞中的一句話。這里的“Greek”不是“希臘語”的含義,表示“foreign,difficult and mysterious stuff”之意。如果對這一文化知識缺乏會導致在聽說過程中理解的失誤。
二、如何通過語境因素來提高聽力理解
1.增加大學生的英語跨文化知識
聽力理解是聽力的內(nèi)容與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互相作用的理解過程。聽力的好壞程度取決于學生對話題、背景資料的掌握程度。因此聽力理解是聽者所聽內(nèi)容與文化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較好的聽力理解有賴于聽者對主題、背景知識的了解程度。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多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經(jīng)濟政治形勢、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等等跨文化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東西方文化、語言特色、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除了有意識增加英美文化方面的介紹和講解,教師同時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觀看電影和新聞,彌補聽力環(huán)境的缺乏。
2.在聽力測試中使用選項預測語境
大學英語聽力測試中的提問多數(shù)是圍繞語境要素的,用以來檢測學生是否聽明白對話或者短文的意思,而所提供的選項都包含著與聽力內(nèi)容相聯(lián)系的語境。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利用卷面上的文字材料和選項,預測出主題、話題等,做好聽力前的預備工作,揣摩出試題的意圖。在聽力過程中,留心可能的提問之處,縮小范圍,排除干擾。對于細節(jié)題,比如選項是數(shù)字、號碼、時間、人名、地點,則在聽力過程中就要有選擇性地加以注意。對于總括性的選項,也可以推測出試題的類型、文體和結構,從而可以快速而且正確地選出答案。
3.能反映情感意義的語音語調(diào)
語音和語調(diào)表達的情感意義,可以表示反義、否定、諷刺、贊賞、懷疑、嘲笑等不同的態(tài)度,而說話人的態(tài)度也是大學英語聽力測試一部分考題的重點,也直接影響到整篇聽力的理解。同樣的說話內(nèi)容,由于語音語調(diào)的不同,意義截然不同。很多說話人在這種隱含意義中,表明對事物的看法。但很多大學生對此卻經(jīng)常忽略,過多注重字面含義,結果是選擇錯誤。因此,教師要在平時授課中,要幫助學生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使學生能夠靈活理解語言,整體提高聽力理解水平。
參考文獻:
[1]SlephenC.Levinson.Pragmatics[M].Oxford c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47.
[2]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關鍵字:大學英語聽力;語音因素;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1-0097-01
聽力理解是人們應用語言知識、一般常識以及綜合分析能力對聽到的語音進行辨音、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斷的過程。聽力對言語交際和外語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交際中,聽是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的最直接的語言活動及人們交流的重要途徑。在語言的各種技能中,聽力的理解能力至關重要,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能促進其他項語言能力的提高[1]~[2]。
一、影響大學英語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聽力理解能力是語言各種能力的綜合反應,影響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因素上主要有以下幾種[3]:
1.語音因素。許多學生普遍存在著語音問題,給聽力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大部分學生過于重視單詞、短語、語法及閱讀題的練習,僅僅要求自己能夠理解英文材料即可,而忽視了規(guī)范系統(tǒng)的語音訓練,對英語口語中的序列規(guī)則、同化規(guī)則、省略規(guī)則、重音、音調(diào)、語調(diào)等知道得很少,造成聽不懂一些能夠聽懂的句子。例如:I would like to have a little piece of that chocolate cake.這個句子的語音必須把握好,否則就很容易聽錯。學生必須從最基礎的語音著手,掌握好最簡單的發(fā)音及相關的語音系統(tǒng)知識,才能更好的與人交流。
2.心理因素。聽力理解是很多學生英語學習的弱項,因此在聽英語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焦躁不安、自我懷疑、恐懼和緊張的心理波動。這種焦慮容易使人精力不集中,對聽力非常不利,因此教師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心平氣和、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另外,有的學生性格外向、活潑健談,有的學生則非常內(nèi)向,沉默寡言,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要能夠以不同的方法讓每一類學生都能夠自我表現(xiàn)。
3.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也是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又一因素。各國的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人們對同一事物和概念的理解完全是不同的,有時甚至引起誤解,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也會導致我們對所聽的材料不理解。例如:fig leaf無花果樹葉;遮羞布;掩飾物。該語源于《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紀》(Bible,Old Testament,Genesis)第3章第6-7節(jié)。人類始祖亞當(Adam)和夏娃(Eve)在魔鬼撒旦(Satan,the Devil)的誘惑下,違背上帝的禁令,偷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實。因此,fig leaf表示“掩飾物”的意思,例如:Come straight ahead:you don’t have to put your ideas in fig leaves。譯為“有話直說,別遮遮掩掩的”。如果缺乏這樣的背景知識,那就不能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應該結合歐美文化一起講授,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英文材料。
二、提高大學英語聽力理解的教學途徑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了一下幾點提高聽力理解的教學方法:
1.要系統(tǒng)的學習純正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對中國人來說,學習英語語音要將一個音發(fā)的準確無誤,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要掌握好每一個語音的發(fā)音部位和方法,另外,還要非常自然的發(fā)音。為了能夠正確的運用自己的發(fā)音器官,應該簡單了解一下發(fā)音器官的三個部分,喉頭、口腔和鼻腔。會活動的發(fā)音器官有舌頭、嘴唇、軟腭和聲帶,其中舌頭最為靈活,作用最大,所以平時要加強舌頭靈活度的練習,多說多練;掌握原因和輔音的學習方法。元音的學習主要掌握舌頭、嘴唇的動作,輔音則重點是發(fā)音的位置和方法。平時要加強科學系統(tǒng)的語音訓練。
2.加強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加強文化背景知識學習,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在聽力練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做好聽前準備工作,介紹相關的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除了對課文背景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外,還應經(jīng)常補充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書籍、網(wǎng)絡、廣播、電視媒體等途徑積累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熟悉西方文化的特點,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在聽力過程中應用所學文化知識做出正確的推理判斷,進一步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
3.教師要能夠營造和諧的聽力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在聽力課堂上,教師應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教師要選取難易適中的聽力材料進行訓練,對聽力水平較差、易產(chǎn)生焦慮感的學生應多給予鼓勵、表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其成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只有處于輕松、自信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下,學生才能不怕被提問或回答錯,積極大膽地參與課堂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聽力活動中。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掌握聽力策略。教師要教會學生聽音前快速瀏覽問題,捕捉一切可在題面上得到的信息,并預測問題;要教會學生聽對話和短文時邊聽邊記,記住人物、時間、地點、數(shù)字,抓住主旨大意;要加強學生英語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和對話者的語音、語調(diào)對聽力材料進行分析、推理和歸納,抓住文章的大意,以此來提高學生短時記憶的水平,最終達到提高聽力理解力的目的。
三、小結
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的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在聽力理解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教師在聽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他們強化語言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注重補充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生對聽力的焦慮感,培養(yǎng)學生掌握良好的聽力技巧,從而切實提高英語聽力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聽力能力。
參考文獻
[1]春梅,談影響大學英語聽力理解的因素及解決方法[J].語文學刊,2011.12:164~165.
關鍵詞: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性;家庭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12-00-01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了廣東某高校2011級大一新生635人,回收問卷620份,有效問卷612份,其中男生351人,年齡為17~22歲,女生261人,年齡為l7~21歲。
(二)研究工具與方法
1、大學新生適應量表(FARS)是由吳秀碧、賀孝銘編制的,用來評定大學新生心理適應狀況。此量表共37道題,將大學新生適應問題分為人際關系、學習方法、職業(yè)目標、獨立生活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困擾,按5級評分,量表總分或因子總分越高,說明適應的困擾越大。
2、家庭環(huán)境量表(FES)系Moss等1981年編制,分為10個分量表。其中中獨立性、道德宗教觀和情感表達內(nèi)部一致性尚不滿意,因此本次研究未對這三個量表得分做詳細討論。
二、研究結果
(一)大學新生適應量表的測試結果
大學新生適應量表因子均分及項目均分從FARS的因子分來看,新生人際交往困擾(2.73.42)最高,職業(yè)目標困擾(2.65.38)和獨立生活困擾(2.63.45)其次,資源利用困擾(2.32.35)和學習方法困擾(2.26.46)最少。
(二)大學新生適應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
FES各因子中,親密度除了與學習方法困擾正相關外,與FARS其他各因子均有較為顯著的負相關;娛樂性與資源利用困擾、職業(yè)目標困擾、人際交往困擾顯著負相關;組織性與資源利用困擾、人際交往困擾顯著負相關;資源利用困擾與親密度、文化性、娛樂性、和組織性均有顯著負相關;人際交往困擾與親密度、文化性、娛樂性、組織性顯著負相關,與矛盾性顯著正相關??刂菩耘cFARS總分顯著正相關。
三、討論
(一)大學新生心理適應的總體狀況
從FARS總分以及各因子得分情況來看,人際交往和職業(yè)目標困擾最大,這可能由于新生來自于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階層,存在著文化差異和價值差異以及行為方式的差異,彼此相互適應需要一個過程,其次11級新生基本上屬于90后,獨生子女的比例相當大,獨生子女第一次遠離父母開始集體生活,缺乏相應的訓練,但其獨立生活能力較強。在此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也使得許多大學生入學時就會擔心將來就業(yè)的問題,這種擔心如果不通過及時疏導就會日益嚴重。因此,我們應當根據(jù)不同類型困擾的適應情況,有重點有步驟的推進新生適應教育,首先要對大學新生進行人際交往和職業(yè)目標方面的輔導訓練,比如開展以人際關系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為主題的講座或團體輔導,通過講座向新生傳授人際交往技巧和職業(yè)生涯的方法,讓新生了解當前專業(yè)的就業(yè)形勢以及就業(yè)途徑等信息,制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通過團體輔導或主題班會等形式讓新生迅速熟悉起來,相互之間打開心扉,增進對彼此的理解和關懷等。
(二)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性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
從FARS總分及各因子與FES各因子的相關關系來看,家庭環(huán)境是影響新生心理適應性的重要因素。親密度除了與學習方法困擾正相關外,與FARS其他各因子均有顯著的負相關,說明大學新生在遇到適應性問題時,家庭成員給予的理解、幫助和支持非常重要。娛樂性與資源利用、職業(yè)目標、人際交往顯著負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新生在家庭中參與社交和娛樂活動中獲得的社交技能、社會經(jīng)驗等在新生適應新的環(huán)境時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人際交往與親密度、獨立性、文化性、娛樂性、組織性顯著負相關。說明新生會將從家庭中所學習到的彼此尊重、溫暖、快樂帶到學校人際交往中。矛盾性與人際交往困擾顯著正相關,這可能是大學新生將在家庭中形成的表露憤怒和矛盾的方式帶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以至于帶來人際交往的困擾。
依據(jù)精神分析的理論,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質、認知行為方式的影響長遠而深刻,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的作用和意義是社會和學校所無法替代的。個體會將在家庭中獲得的觀念、經(jīng)驗與行為方式轉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在新生適應教育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適應不良的個案,都有著不同程度家庭原因。家庭環(huán)境對新生的影響,包括新生在以往家庭環(huán)境中所獲得的生活經(jīng)驗;所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家庭成員互動所形成的人際交往模式以及新生在遇到適應困難時家庭對個體給予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都是影響新生心理適應性的總要因素。在今后的大學新生適應教育工作中,對出現(xiàn)適應不良的新生,我們應當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團體輔導方案與咨詢方案,幫助他們認識和理解適應不良困擾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改變與家庭成員互動的模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從而改善心理適應狀況。同時,對某些適應特別困難的新生,我們應當積極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獲得家長的支持和協(xié)助,通過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從而增強新生的心理適應性。
參考文獻:
[1]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增刊).
[2]鐘向陽,張莉等.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高教探索,2009,(4).
【摘要】 目的 觀察他汀類藥物對神經(jīng)細胞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ATP結合盒式轉運體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基因表達的影響。方法 培養(yǎng)人類神經(jīng)細胞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辛伐他汀(si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孵育不同時間后分別提取細胞總RNA和胞質蛋白,RTPCR觀察ABCA1基因的表達,Western blot檢測ABCA1蛋白。結果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組顯著降低了ABCA1基因和蛋白的表達,其中辛伐他汀的作用比普伐他汀明顯(辛伐他汀對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ABCA1基因表達分別降低95%和75%P
【關鍵詞】 ATP結合盒式轉運體1;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tatins on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 gene expression in neurons and astrocytes.Methods Primary human astrocytes and neuron cell line HCN2 were incubated with simvastatin and pravastati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Using RNA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d cells, we performed quantitative PCR to measure the ABCA1 gene expression in astrocytes and neurons.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ABCA1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two statin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BCA1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Compared with pravastatin, simvastat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ABCA1 in neurons and astrocytes by 95% and 75%, respectively (both P
KEY WORDS: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 simvastatin; pravastatin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常用的一類降血脂藥物[12],其主要成分為膽固醇合成限速酶羥甲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的抑制劑。辛伐他汀(si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已廣泛應用于高血脂癥的臨床治療。由于該藥阻斷甲羥戊酸的生化途徑,不但能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漿LDL的水平、阻止巨噬細胞向泡沫細胞的轉化,而且可以顯著降低因高血脂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死亡率[3]。此外,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還可以升高血漿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和載脂蛋白A。
ATP結合盒式轉運體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是ATP結合盒式轉運蛋白之一,它以ATP為能源,促進細胞內(nèi)游離膽固醇和磷脂的流出,在膽固醇逆轉運(RCT)和HDL生成的起始步驟中起重要作用。ABCA1基因錯義突變所引起的雜合子型Tangier疾病,就是由于apoA I所介導的膽固醇流出減少、HDLC濃度降低和顆粒直徑變小而造成[4]。作為潛在的抗粥樣硬化的靶點之一,上調(diào)ABCA1基因的表達具有重要意義。apoA I是HDL中主要的蛋白質,是細胞膽固醇逆向轉運的特殊重要因素。apoA I能與磷脂、多種血漿因子及細胞膜受體結合, 可以激活卵磷脂膽固醇?;D移酶(LCAT),起著促進細胞內(nèi)膽固醇的移出、酯化、轉移、以及調(diào)節(jié)HDL代謝的作用[5]。
以往學者認為,他汀類藥物可能對老年癡呆癥有一定的預防作用[6]。但是,近年來有關他汀類藥物可能導致老年癡呆癥或者加重原有癥狀的報道越來越多[79]。目前,有關他汀類藥物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ABCA1基因的影響還未見報道。本實驗通過觀察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對正常神經(jīng)細胞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中ABCA1基因表達的影響,初步解釋了他汀類藥物有可能造成患者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或者癥狀加重的原因,為進一步揭示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其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的關系打下一定的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神經(jīng)細胞系HCN2(CRL10742)購自美國ATCC公司,神經(jīng)膠質細胞系為本實驗室保存。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甲羥戊酸、FPP和GGPP均購自SIGMA公司。RNA提取試劑盒購自美國QIAGEN公司。MemPER真核細胞膜蛋白提取試劑盒購自美國Pierce公司。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yǎng) 常規(guī)培養(yǎng)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分別用含有150mL/L和5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待細胞匯合成片,胰酶消化后分別轉入12孔板內(nèi),放入50mL/L CO2培養(yǎng)箱中37℃培養(yǎng)觀察,待細胞生長成片時,用不含血清的培養(yǎng)基分別配置5μmol/L的辛伐他汀、20μmol/L普伐他汀、100μmol/L甲羥戊酸、10μmol/L的FPP、10μmol/L GGPP,充分混勻。分別設立空白對照組、辛伐他汀實驗組(S)、普伐他汀實驗組(P)、辛伐他汀+甲羥戊酸實驗組(SM)、普伐他汀+甲羥戊酸實驗組(PM)、辛伐他汀+FPP實驗組(SF)、普伐他汀+FPP實驗組(PF)、辛伐他汀+GGPP實驗組(SG)、普伐他汀+GGPP實驗組(PG)。放入培養(yǎng)箱繼續(xù)培養(yǎng)48h。
1.2.2 逆轉錄反應 離心收集細胞,預冷PBS洗滌1次后用QIAGEN試劑盒提取細胞總RNA。取1μg細胞總RNA,5×逆轉錄緩沖液5μL,RNasin(40u/μL)20u,10mol/L 4×dNTPs 2μL,用DEPC處理的H2O補足至23μL?;旌暇鶆蚝笥?0℃反應5min,加入2μL反轉錄酶,37℃反應1h后,90℃熱滅活5min,置-20℃貯存?zhèn)溆谩?/p>
1.2.3 熒光定量RTPCR檢測ABCA1的表達 采用
ABI PRISM 7700 Sequence detector熒光定量PCR儀,以18S為內(nèi)參。反應體系如下:吸取逆轉錄反應產(chǎn)物5μL,上、下游引物各10pmol/L,熒光探針5pmol/L,5×PCR緩沖液10μL,10mol/L 4×dNTPs 1μL,Taq DNA聚合酶1.5μL(2u/μL),用滅菌純水補足至50μL,在PE7000(美國ABI公司)上,93℃預變性3min后按如下條件進行循環(huán):93℃ 30s,55℃ 45s,72℃ 20s,共40個循環(huán)。設置陰性對照和陽性梯度對照,實驗結果由電腦軟件分析。引物序列如下,F(xiàn):5′TGGTTCTATGCCCGCTTGA3′;R:5′ACCTTAGATCCCCCGACAAAG3′。
1.2.4 Western blot方法測定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中ABCA1蛋白的變化 離心收集細胞,預冷PBS洗滌1次后,用MemPER真核細胞膜蛋白提取試劑盒提取細胞膜蛋白。采用BioRad公司的垂直電泳裝置電泳,并用半干法轉膜。雜交按照KPL公司的Protein Detector T Western Blot Kit說明進行。ABCA1一抗購自NOVUS公司。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以
±s表示,使用Statistica軟件(美國,StatSoft Inc)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和t檢驗,P
宮惠琳,李 擴,張冠軍,等. 他汀類藥物對神經(jīng)細胞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ABCA1基因表達的影響
2 結 果
2.1 神經(jīng)元實驗組RTPCR和Western blot結果 他汀類藥物組與實驗對照組相比,ABCA1基因的表達降低(其中辛伐他汀降低ABCA1基因達95%),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神經(jīng)膠質細胞實驗組RTPCR和Western blot結果
他汀類藥物組與實驗對照組相比,ABCA1基因的表達降低(其中辛伐他汀降低ABCA1基因75%),
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 論
他汀類藥物(statins)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降膽固醇、降血脂藥物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總體藥效評價較好。以往研究認為,該藥物可以降低血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但近年來研究提示,長期大劑量服用該藥物可能造成腦細胞暫時性或者永久性的損傷,有些患者反而出現(xiàn)老年癡呆癥的表現(xiàn)[79]。這種現(xiàn)象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研究證實使用他汀類藥物能顯著降低神經(jīng)元和膠質細胞內(nèi)ABCA1基因的表達,引起腦內(nèi)膽固醇代謝異常,進而揭示了他汀類藥物有可能是引起老年癡呆癥的原因。
膽固醇的逆向轉運(RCT)是指 HDL從肝外組織將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通過這種機制,機體可將外周組織衰老細胞膜中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代謝并排出體外。膽固醇的逆向轉運是一個由HDL介導,在膽固醇酯化酶、LCAT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多步驟過程[10]。
ABCA1是一種整合膜蛋白。ABCA1基因位于常染色體9q31上。它所編碼的蛋白稱為ABCA1蛋白,屬于ATP結合盒式轉運體(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BC)基因家族的一員。ABCA1廣泛分布于人體多種組織,在胎盤、肝臟、肺、腎上腺和嬰兒組織內(nèi)高水平表達。在正常主動脈血管中沒有發(fā)現(xiàn)ABCA1的表達,而在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中則有該基因的表達[1112]。以往研究表明,肝臟和巨噬細胞ABCA1過表達與血漿脂質水平有密切關系,血漿膽固醇從巨噬細胞流出及血漿中HDL明顯增加可大大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損傷[13]。臨床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對大腦中載脂蛋白E(apoE)和磷脂蛋白轉移蛋白(PLTP)的作用有所不同:辛伐他汀可以顯著降低腦脊液中PLTP的活性,而普伐他汀卻無此類作用;相反,普伐他汀使腦脊液中apoE水平下降明顯,而辛伐他汀的作用卻不明顯[14]。由于血腦屏障的影響,兩種他汀類藥物進入血腦屏障的能力有所不同。辛伐他汀為脂溶性,較易透過血腦屏障;而普伐他汀為水溶性,透過血腦屏障較為困難。因此,本實驗直接用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作為研究對象,去除了血腦屏障的影響,從而更為直觀地研究兩種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對膽固醇逆向運輸相關基因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去除了血腦屏障對他汀類藥物的影響,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對神經(jīng)元和膠質細胞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辛伐他汀可以顯著降低神經(jīng)元和膠質細胞內(nèi)ABCA1基因的表達,尤其是對于前者,可使ABCA1的基因表達降低約95%;而普伐他汀對兩者ABCA1基因表達影響較弱。另外,加入Mevalonate后,在神經(jīng)元中他汀類藥物降低ABCA1基因表達的能力下降,而加入GGPP和FPP后,他汀類藥物降低ABCA1基因表達的能力沒有改變;在膠質細胞表現(xiàn)則有所不同,加入Mevalonate、GGPP和FPP后,ABCA1基因的表達幾乎沒有改變。以上說明了他汀類藥物對神經(jīng)元ABCA1基因表達的影響比對膠質細胞更為顯著,并且有可能是通過減少Mevalonate的產(chǎn)生這一途徑來實現(xiàn)的。研究表明,ABCA1基因可以促進膽固醇流出轉運至血漿中形成新生HDL,從而使它成為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子。在本實驗中,他汀類藥物顯著降低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ABCA1基因的表達,對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的膽固醇代謝產(chǎn)生嚴重影響,進而造成神經(jīng)元和膠質細胞的變性、死亡。這是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影響患者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該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其不良反應,為進一步認識脂代謝異常與老年癡呆癥的相互關系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jù)。在細胞學水平進一步證實了長期大劑量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的不良影響,提示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要特別注意用藥類型、時間和用藥劑量。
參考文獻
[1]WERNER N, NICKENIG G, LAUFS U. Pleiotropic effects of HMGCoA reducatese inhibitors [J]. Basic Res Cardiol, 2002, 97(2):106116.
[2]MIIDA T, HIRAYAMA S, NAKAMURA Y. Cholesterolindependent effects of statins and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ischemic stroke and dementia [J]. J Atheroscler Thromb, 2004, 11(5):253264.
[3]AUER J, BERENT R, EBER B. Lessons learned from statin trials [J]. Clin Cardiol, 2001, 24(4):277280.
[4]BROUSSEAU ME, EBERHART GP, DUPUIS J, et al. Cellular cholesterol efflux in heterozygotes for tangier disease is markedly reduced and correlates with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size [J]. J Lipid Res, 2000, 41(7):11251135.
[5]SCHAEFER JR, SCHWEER H, IKEWAKI K. Metabolic basis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 AI increase by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a patien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Atherosclerosis, 1999, 144(1):177 184.
[6]KURINAMI H, SATO N, SHINOHARA M, et al. Prevention of amyloid betainduced memory impairment by fluvastatin,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amyloid beta accumul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amyloid beta injection mouse model [J]. Int J Mol Med, 2008, 21(5):531537.
[7]ORSI A, SHERMAN O, WOLDESEKASSIE Z. Simvastatinassociated memory loss [J]. Pharmacotherapy, 2001, 21(6):767769.
[8]KING DS, WILBURN AJ, WOFFORD MR, et al. Cognitive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ator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J]. Pharmacotherapy, 2003, 23(12): 16631667.
[9]WAGSTAFF LR, MITTON MW, ARVIK BM, et al. Statinassociated memory loss: analysis of 60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Pharmacotherapy, 2003, 23(7):871880.
[10]PHILLIPS MC, GILLOTTE KL, HAYNES MP. Mechanisms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mediated efflux of cholesterol from cell plasma membranes [J]. Atherosclerosis, 1998, 137(suppl):1317.
[11]LAWN RM, WADE DP, COUSE TL, et al. Localization of human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 in normal and atherosclerotic tissues [J]. Arter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1, 21(3):378385.
[12]LANGMANN T, KLUCKEN J, REIL M,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human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hABCA1): evidence for steroldependent regulation in macrophages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9, 257(1):2933.
關鍵詞:民主社會主義、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
近年來中國出現(xiàn)了一股重新評價民主社會主義的熱潮,學術界對中國是否應該走民主社會主義道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同時,青年大學生成為了社會思潮不斷興起和傳播的一個關鍵性載體,本文主要從家庭環(huán)境的角度來探討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大學生的影響。
一、民主社會主義相關概述
"民主社會主義"是當達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是西歐各國)的社會、社會黨和工黨的思想體系的總稱。這個名稱是從國際工人運動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即"社會民主主義"演變而來的。①
1、民主社會主義的含義
從字面意義上看,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既堅持社會主義又強調(diào)發(fā)展民主,既符合當前的民主化潮流,也同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消除各種特權現(xiàn)象的強烈愿望相一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但"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tài)的一種"。②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只要國家政權為哪個階級所掌握,民主就歸屬于哪個階級所支配,歷史上從來不存在抽象的、超階級的、全人類共有的民主。
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是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盛行的一種資本主義的改良主義思潮。③它是當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社會黨、工黨和社會黨國際思想體系的總稱,由第二國際社會右翼發(fā)展而來,伯恩施坦是"民主社會主義"基本思想的奠基者。在當代,民主社會主義不僅是作為一種理論形態(tài),而且是作為一種實踐形態(tài)而存在的。社會在許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長期執(zhí)政或輪流執(zhí)政,對當代世界的進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奉為各國社會思想體系和目標模式的統(tǒng)稱。
2、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主張
在對待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民主社會主義把社會主義簡單化,就像"倫理社會主義"把民主和公平看成社會主義,"福利社會主義"把社會福利看成社會主義,"生產(chǎn)力社會主義"把生產(chǎn)力的快速發(fā)展看作是社會主義,等等。民主社會主義堅持認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不需要"剝奪剝奪者",也不需要資本主義制度、奪取資產(chǎn)階級政權 。只要能夠實現(xiàn)這些原則,資本主義就可以和平演化為社會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吸收了費邊社會主義和伯恩斯坦主義的漸進改良成分,主張通過點滴改良最終實現(xiàn)社會主義目標;主張把人們從對占有或控制生產(chǎn)資料的少數(shù)人的依附中解放出來,把經(jīng)濟權力交給全體人民,進而創(chuàng)造一個使自由人能以平等地位共同工作的社會;主張在不動搖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上,促進勞動者參與企業(yè)的決策、管理和監(jiān)督,實現(xiàn)階級合作與和諧;主張通過建設福利國家來使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權利.主張通過稅收制度、社會保障體制和分配制度來縮小貧富差距,從而最終實現(xiàn)社會平等和公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
人的繁衍生息與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著密切聯(lián)系,其思想行為的形成和發(fā)展也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環(huán)境是指環(huán)繞在人的周圍并給人以某種影響的客觀存在。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環(huán)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動所面對的外部客觀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動中環(huán)境因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和影響。接受環(huán)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它不僅形成了接受主體的主要傾向,而且制約了接受活動的進行和開展。而家庭環(huán)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重要場所。一個孩子從降生到完全獨立地進入社會,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所以家庭環(huán)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是巨大而特殊的。本文將從家庭環(huán)境角度來探討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
家庭環(huán)境是具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并且長期共同生活的小群體,是社會的基本生活單位。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接受者最先受到影響的地方。家庭教育擔負著傳授文化知識、培養(yǎng)道德品質、指導行為規(guī)范、幫助自主謀生等責任。這里的家庭環(huán)境,主要是指家長的思想素質和行為規(guī)范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對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發(fā)展的影響氛圍。④家庭環(huán)境不僅影響到子女的個性發(fā)展,而且影響到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家庭環(huán)境作為中觀接受環(huán)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⑤:
首先,家庭環(huán)境是接受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基礎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建立在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系、經(jīng)濟關系和感情聯(lián)系等特殊紐帶關系的基礎上。家庭環(huán)境的基礎地位表現(xiàn)在大學生對家庭在經(jīng)濟上和感情上的依賴。前者構成其成長的物質基礎,后者構成其成長的精神基礎。這種紐帶關系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戀感和歸屬感。家庭環(huán)境自覺和不自覺的影響成為大學生先入為主的基礎。大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在家庭環(huán)境中獲得了許多道德觀念和掌握模式,形成的最初接受圖式。家庭環(huán)境在無意識層面上對大學生的影響幾乎無所不包。家庭環(huán)境在大學生成長時期仍發(fā)生作用,其基礎性作用是社會和社區(qū)等接受環(huán)境所不能代替的。
其次,家庭環(huán)境作用具有深刻性。在人際關系上家長與子女有直接、經(jīng)常和親密的接觸,這使家長和子女之間彼此了解較為細致和深刻,這種深刻的理解特征有利于子女對家庭環(huán)境影響正確理解和深層吸收。同時家庭環(huán)境影響具有隱蔽性、間接性的特點,這種影響的非正式成份較多,其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家長的身教言傳表現(xiàn)出來。再次,家庭環(huán)境與其它接受環(huán)境具有互補性。是相對影響的內(nèi)容而言。家庭環(huán)境也是一定文化的積淀之地,也是一定文化的傳承者,具有具體、生動、現(xiàn)實性強的特征。
環(huán)境影響和制約著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人的活動在不斷地改變環(huán)境,使其有利于人的發(fā)展,這是基于關于人與環(huán)境關系基本觀點所得出的一個結論,也是基于家庭環(huán)境角度著力研究對于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對大學生影響的基本依據(jù)。
三、家庭環(huán)境在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傳播中對大學生的影響
人是社會的人,也是環(huán)境的人。人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同時,環(huán)境同樣也創(chuàng)造了人。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在大學生中的傳播,不能忽略了環(huán)境的作用機制,主要表現(xiàn)在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以及社區(qū)環(huán)境。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析家庭環(huán)境在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傳播中對大學生的影響作用。
1、家長自身的認同態(tài)度
大學生出身各異,有些大學生出身于農(nóng)民家庭,有些則是城市里的孩子,他們的家長自身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態(tài)度存在著差異,這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認同態(tài)度。大學生家長自身態(tài)度,他們自身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識存在著差異,那么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家長自身的知識構成。家長對民族社會主義概念的理解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態(tài)度。家長自身知識架構,對民主社會主義是改良了的資本主義這一本質的認識、對民主社會主義基本主張的認識、對"瑞典模式"的理解等,這將直接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解,也就影響了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與否。家長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識是積極方面的,那么在大學生頭腦里將是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與崇尚,而家長對民主社會主義理解較為深刻的,能看到民主社會主義的消極方面以及其局限性的,那么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識也將更加全面、深刻,對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就會走出字面上的理解,認同態(tài)度也將發(fā)生變化。
其次,家長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家長在各個領域、行業(yè)等發(fā)揮著自己的作用,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與否。家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些人社會地位比較高,就對現(xiàn)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比較滿意,而新的社會制度將會產(chǎn)生一定的不確定性,對他們現(xiàn)有的身份、地位、名望產(chǎn)生動搖,因此他們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率相對較低,他們的孩子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也受到影響。而那些在處于社會底層的家長,他們在現(xiàn)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所處的社會地位較低,希望得到改善,因此他們對新的社會制度--民主社會主義將產(chǎn)生向往,他們的孩子也會對民主社會主義比較認同。
2、家庭經(jīng)濟情況差異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模式下,不再實行統(tǒng)一的工資制度,隨著外資企業(yè)的大力引進、民營企業(yè)的快速崛起、私有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家庭經(jīng)濟情況也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各異,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與否。
首先,大學生物質生活之間的差異引起的課余生活差異。家庭生活富裕的家庭,能提供孩子相對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課余生活也比較閑暇,他們就有機會有時間比較早地接觸了網(wǎng)絡等多媒體工具,而網(wǎng)絡提供了豐富的文字和視頻資料,因此這些孩子也就能比較早地接觸了各種思想,而那些家庭生活比較艱苦的同學,他們的物質生活相對匱乏,網(wǎng)絡等接觸得也比較晚,加上進入大學生活后為生計奔波,他們對新思想接觸就比較少,這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識。因此物質生活的差異,影響了他們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與否。
其次,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差異引起的大學生閱歷的差異。家庭收入高、生活富裕的家庭能夠提供孩子很多走出去的機會,他們能夠在物質和精神上支持孩子去北歐等地方旅游、學習,這部分大學生就能夠去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獲得親身感受,在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的耳濡目染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民主社會主義。而家庭困難的孩子,家庭除了提供他們基礎的生活、學習之余就沒有多余的錢供他們?nèi)ネ饷娓惺苄碌纳鐣贫认碌纳?、學習等,這部分大學生也就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知識了解相對匱乏。這就影響了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識。因此,家庭經(jīng)濟情況差異引起的大學生的閱歷差異,將影響他們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與否。
3、家庭成員在現(xiàn)有社會制度下的幸福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深刻的變革,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經(jīng)濟大幅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改革發(fā)展中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家庭成員在現(xiàn)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幸福感,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態(tài)度。
首先,家庭成員的親密度下降導致的幸福感缺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得越來越快,工作競爭越來越劇烈,工作壓力越來越龐大,加班越來越頻繁,抑或是社會發(fā)展,電腦、電視等代替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等,使得家庭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減少,親密度下降。這使得家庭成員之間的幸福感降低,大學生對現(xiàn)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滿意度也隨之下降,而民主社會主義趁虛而入。因此,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下降影響了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態(tài)度。
其次,改革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社會問題導致的幸福感缺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貧富差距拉大、上學難、看病貴、就業(yè)難等社會問題,而一些大學生的家庭恰巧遭遇了其中的某些社會問題,這使得家庭成員在現(xiàn)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下的幸福感缺乏,對現(xiàn)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出現(xiàn)了不滿、質疑、埋怨,而民主社會主義模式的那種高收入、高福利、高稅收的"三高"制度恰好填補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現(xiàn)今出現(xiàn)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迎合了他們的心理需求,因此改革中出現(xiàn)的社會問題導致家庭成員的幸福感缺乏,這將影響大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認同態(tài)度。
注釋:
①殷敘彝.民主社會主義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②列寧選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1
③張濤.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研究.2008.6
④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天淵之別: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獨特之處。
天壤之別:比喻相差很遠,大不雷同。
釋義:一個模樣,指樣子完全相同。
出處: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話說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蓋因各父母所生,千支萬派,哪能夠一模一樣的?”
近義:毫無二致;毫發(fā)不爽;如出一轍。
反義:截然不同;天差地別;大相徑庭。
兒子哦,老爸回來哩!”想都不用想,這一定是老爸的聲音。說起爸爸,我可有說不完的話哦,這位肥肥的,高高的老爸是怎么樣的一個好老爸呢?
我爸爸是一個認真工作,努力學習的爸爸。在工作中,他勤勤懇懇,一心希望公司能夠成為知名的大企業(yè),每天都忙到很晚,飯由“必修課”變成了“選修課”,原本應有3人用餐的餐桌上,縮減到2人?!皟鹤优叮习只貋砹?!”這句話在19點前聽到幾乎是“天方夜潭”。爸爸已經(jīng)年過40了,但是他時時刻刻都不會忘記一個詞----“學習”,去年我爸就拿到了碩士文憑。爸爸會為學到一個新知識而歡心鼓舞,一與我談論值得議論的實事新聞他就眉開眼笑,媽媽還笑我們像“忘年交”。
在生活上,他也是個好爸爸。我不小心做錯了是或者是犯了錯誤,他從來都不會罵我,“打”就更無從談起了。我和爸爸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體育,什么世乒賽啊,足球世界杯啊,都是我們兩個合力從媽媽手中奪過遙控器才得以收看的。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次是在98年,半夜里,我爸把睡的如死豬一般的我叫了起來,為什么?正式因為電視上正在放98世界杯的8強賽,我和老爸看的不亦樂乎,老爸真夠哥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