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色综合网,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japanese乱熟另类,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第1篇: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c)-0128-02

該文隨機選取2011年―2015年的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試題內容作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了試題中的基礎護理學部分,為今后護理專業(yè)學生提供針對性教學和復習方案,促使基礎護理學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現(xiàn)將具體的報道作如下分析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2015年的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試題內容作為該次研究對象,試卷內容以模塊的形式體現(xiàn),重點分為專業(yè)實務題和實踐能力題,其中專業(yè)實務題主要考察學生基礎護理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技能操作的熟練情況、護理倫理、相關疾病的病理分析及輔助檢查等一些基礎性醫(yī)學知識;而專業(yè)實踐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各種疾病的掌握和了解情況,具體包含疾病的臨床癥狀、診斷情況、治療原則、護理干預促使及健康教育等相關內容,結合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

1.2 方法

根據(jù)所選取2011年―2015年的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試題進行歸類整理,按照試題學科知識點的分布情況將其分成不同護理模塊,對試題歸納并總結了解到所有考試試題中包含基礎護理部分、內科護理部分、兒科護理部分、婦產(chǎn)科護理部分等,這些內容具體考察的對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專業(yè)實務;另一類是實踐能力,通過歸納并分析近4年的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試題及試題的發(fā)展趨勢,深入探究基礎護理學的教學方法,在深入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提高護士在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中的通過率[2]。

1.3 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

該次研究中,對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計數(shù)資料使用檢驗,用%具體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平均值±標準差),用t 進行檢驗,當P

2 結果

通過分析近4年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試題內容并將其圍繞專業(yè)實務題和實踐能力題兩大類試題展開討論,最終結果顯示:基礎護理部分有35道專業(yè)實務題,內科護理部分有30道專業(yè)實務題,婦產(chǎn)科護理部分有6道專業(yè)實務題,兒科護理部分有8道專業(yè)實務題,外科護理部分有25道專業(yè)實務題,其他學科有31道專業(yè)實務題;基礎護理部分有2道實踐能力題,內科護理部分有45道實踐能力題,婦產(chǎn)科護理部分有9道實踐能力題,兒科護理部分有12道實踐能力題,外科護理部分有30道實踐能力題,其他學科有37道專業(yè)實務題,試題之間的比例具有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P

3 討論

根據(jù)上述分析研究表明:對《基礎護理學》教學采取的教學方法,根據(jù)無法滿足護理學教學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延續(xù)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在課堂中學生仍然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地位,無法提高護理實際操作問題,此外,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的問題包含: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缺乏,基礎護理學知識比較零散,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學方法不靈活等,這些問題導致《基礎護理學》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在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中通過率較低。因此,針對這一分析研究結果,提出了改進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在學習中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技巧,使學生從“知識型”向“技能型”轉變,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實踐能力的目的[4]。

第2篇: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點撥教學模式就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思維障礙、知識障礙等進行點撥指導,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來思考,找出問題的解決策略,掌握知識、發(fā)展技能。醫(yī)學模式的改變對于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教學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為社會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為此,我校在兒科護理教學中采用了點撥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資料與方法

第一,研究對象。將我校2015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納入本組研究,兩個班,每班48人,均為女生,年齡為17~19歲,平均年齡為(17.9±0.3)歲。將其分為點撥教學組與對照組,兩組采用相同教材,在學生基礎能力、學習積極性等其他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第二,教學方法。對于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預習-授課-討論-發(fā)言-總結的流程。點撥教學組則應用點撥教學法:其一,導入內容:學習動機直接影響著學習效率,在上課前,教師采用點撥法營造出相應的教學氛圍,使用PPT導入案例,如某患兒高燒38.9℃,拒奶,精神不佳,全身有陣攣性抽動。讓學生思考患兒可能是什么疾病,此時,學生會興致盎然的參與進來。學生討論完成后,繼續(xù)進行點撥,用通俗的語言進行描述,鞏固學生的思考。這種方法讓抽象的理論更加實際、具體,擺脫了晦澀難懂的概念,強化學生的理解。如上述小兒高熱驚厥,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高熱,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斜視、凝視,口吐泡沫,牙關緊閉,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或陣攣性抽動,可有屏氣、面色蒼白或發(fā)組,嚴重者呈角弓反張狀,呼吸暫停,部分小兒可有大小便失禁。采取該種方式,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就更加的形象、具體;其二,應用質疑點撥法:如果可以對學生的質疑之處進行合理的點撥,即可有效擴展他們的思維,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采用設疑、答疑以及質疑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如小兒高熱驚厥的發(fā)生原因、發(fā)生機制等,在學生探究到正確的答案之后,會產(chǎn)生極大的成就感;其三,采用講評點撥法:評價是兒科護理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在錯誤中有所得,關乎著學生綜合能力的養(yǎng)成。如,關于小兒驚厥的教學內容,筆者提出了結果問題:①小兒驚厥的鑒別方式?②小兒驚厥的治療原則?③小兒驚厥的診斷標準?由于學生對此類知識不夠了解,必然有部分學生會回答錯,對此,教師需要找出學生犯錯的原因,找出他們的問題,歸納、總結,讓學生可以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對比兩組考試成績,采用同一套試卷,均為百分制。第三,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第3篇: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關鍵詞】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 新變化

外科護理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9C-

0154-02

自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實施以來,我國建立了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執(zhí)業(yè)注冊管理制度。這標志著我國護士管理走上了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從1995年開始,從事護理工作的從業(yè)人員必須參加并通過全國統(tǒng)一組織的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通過考試并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證書后方可執(zhí)業(yè)。由此可見,考試的通過率及成績直接反映學校教學質量,同時影響學校招生、就業(yè)等工作,最終影響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各校在教學改革中以學生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的通過率作為教學改革的關鍵點。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學生的主要課程之一,且在護士的執(zhí)業(yè)考試中占著較大的比例。2011年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大綱發(fā)生了新的變化,考試內容打破了學科界限,對此,如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結合新大綱的需求,改革外科護理學的教學方法,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一、2011年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大綱的新變化

2011年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發(fā)生新變化,改革力度較大,考試內容打破了學科界限,考試學科、疾病種類、疾病內容均有增減;考試形式為兩個科目,增加了臨床操作和實踐技能型的A2、A3、A4型題。筆者結合這些變化,將大綱的變化歸納為“七變”:一變是考試涉及學科由??频饺疲⒃黾尤宋?、溝通的相關知識;二變是考試形式立體整合,兩個科目的考核包括了原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chǎn)科護理、兒科護理、護理學基礎、人際溝通、護理法規(guī)、護理倫理、護理管理、中醫(yī)的相關知識;三變是考試題型A2、A3、A4等臨床病例題分量大增;四變是主要考試內容編排形式由學科到系統(tǒng);五變是增加護理問題和健康教育的內容,重溝通、重預防,逐漸接近臨床;六變是疾病的增加和刪除;七變是考試大綱的形式抽象化、考試內容靈活化。

二、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大綱新變化下的外科護理學教學改革

(一)重新整合教學內容

針對新大綱的變化,在外科護理教學中,可將教學內容按“以適應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標準,符合護士職業(yè)能力要求,圍繞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核心”原則來進行整合。

1.將醫(yī)學基礎知識滲入教學中。醫(yī)學基礎知識作為醫(yī)學臨床的奠基石,在外科護理學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的知識,教師在備課時應對運用到的醫(yī)學基礎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為學生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由于目前的中職生文化基礎差,理解能力弱,且學生入學第一學期的醫(yī)學基礎課程多,學生難于理解,如靠死記硬背來掌握知識,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較為局限。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溫故知新,在學過的醫(yī)學的基礎知識上引入新的學習內容?這就需要授課教師熟悉醫(yī)學基礎的教學重點與新知識之間的銜接。如在講授“燒傷病人護理”的內容時,教師幫助學生復習皮膚結構、皮膚功能等相關的醫(yī)學基礎知識后,再幫助學生理解體液、水電解代謝紊亂、補液的知識,后引入新的內容“燒傷病人護理”,這樣就解決了從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到外科護理學的重要知識點的銜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牢記所學過的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成績。

2.通過臨床案例,設計工作情境,將護理學基礎、人際溝通、護理法規(guī)、護理管理等知識融入外科護理學的教學中。如南寧市衛(wèi)生學校2010年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對外科護理學進行整合,設置了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急性腹膜炎病人的護理、胃大部分切除病人的術后護理、大腸癌病人的護理、開放性傷口病人的護理、燒傷病人的護理、破傷風病人的護理、甲亢病人的手術前后護理、腎結石病人的護理、血氣胸病人的護理、顱內血腫病人的護理等11個學習情境。同時,按照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設計實施情境的過程,并將護理的技能、人文知識、法律知識、安全知識及溝通技巧融入學習情境中。學習內容的整合,適應了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編排及知識面的綜合性;工作情境設計,也體現(xiàn)了學生綜合知識運用的過程,符合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內容的變化。

(二)改革教學方法

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實施教學。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是以臨床案例的形式,設計學習型的工作任務,通過學習型工作任務將知識、技能、態(tài)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學習者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知識、訓練技能和培養(yǎng)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綜合職業(yè)能力。以下以學習“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為例,描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學習過程。

第一,教師布置學習型工作任務。即要求學生根據(jù)所給病人情況完成相應的任務。病人基本情況:病人王某,男性,55歲,因“轉移性右下腹痛4小時”入院,診斷為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治療。據(jù)此,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以下任務:一是學會接待病人,并完成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評估(內容病因、發(fā)病機制、身體狀況、心理—社會狀況、輔助檢查);二是制訂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術前護理計劃;三是按操作流程完成急性闌尾炎病人的手術前護理;四是學會使用外科術前護理常用器械、物品;五是與病人及其家屬、其他醫(yī)護人員進行有效溝通。

第二,學生分組。學生分為6組,每組為10人左右,并選出一名責任心強的同學擔任小組長,負責組織本組的學習。

第三,課前知識準備。按下發(fā)的工作任務,利用課余時間借助相關學習材料,通過網(wǎng)絡、臨床醫(yī)院等學習途徑,準備與工作任務有相關的知識,如闌尾炎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識,病人的入院指導,靜脈輸液技術、術前準備,等等。

第四,工作方案制訂。將所收集的材料經(jīng)過小組討論,確定工作方案,并與教師共同選擇最優(yōu)的工作方案。同時做好角色的分工。

第五,學生工作任務的實施。學生根據(jù)制定的工作方案,設計與臨床一致的工作情境,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可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使教學內容直觀、易于理解,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以及團隊合作、人文關懷等意識,并指導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對照計劃確定的成果進行自查,找到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第六,成果展示及評價。實施后,每組進行成果展示。采取多元化評價方法,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階段性評價等。

第七,總結與反思。學生分析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哪些知識有遺漏,哪些沒做好,提出下步改進的措施。

第八,知識拓展。采用啟發(fā)式或精講的形式,根據(jù)工作過程中的相關知識點,結合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的知識。

2.加強課后實訓,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實訓室由學生管理,實施全天開放,加強第二課堂的學習。第二課堂活動是以育人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重點,以豐富的資源和空間為載體來開展的一系列開放性活動。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不定期到實訓室練習,強化與鞏固對課中的知識的理解。如學生學習“胸腔閉式引流護理”與“胃腸減壓護理”時,二者吸氣末屏氣拔管操作上有相似之處,但目的不同。胸腔閉式引流吸氣末屏氣拔管,是預防氣體通過引流口進入胸膜腔;胃腸減壓吸氣末屏氣拔管,是預防拔管時內容物進入氣管。這些知識易于混淆,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識別它們的不同點,將知識點融入操作過程中,達到有意識記憶,使學生便于記憶,牢固掌握知識。同時,課后練習的組織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的學習,學生實現(xiàn)互動學習。護生通過小組互動、討論和自檢,可以學會共同學習,加深友誼,滿足心理需要,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加強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前的強化訓練。為了提高學生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的通過率,教師除狠抓在校的教學課堂質量外,還應加強考前的輔導。學生經(jīng)過在校的理論學習及臨床醫(yī)院的1年實習,雖然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融會貫通的能力仍較弱,學生對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的知識點的認識仍是分散的。筆者認為在考試前1~2個月,教師應組織學生集中輔導,根據(jù)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分析總結、理解記憶,利用順口溜、諧音、聯(lián)想記憶尋找規(guī)律,將書本知識生活化,以便學生掌握知識點,強化知識點的記憶。必要時,可通過列表歸納、比較記憶或是口訣記憶法來加強學生的記憶,如乳腺癌患者術后肢體活動的記憶:“一(24小時)動手,三(1~3天)動肘,功能鍛煉朝上走,四可以動動肩,直到舉手高過頭”。

總之,由于新大綱的變化,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難度相應增加,教師與學生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為了適應新大綱的變化,確??荚嚨耐ㄟ^率,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書貴,張立新.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方向[J].中國醫(yī)院管理,1997(3)

[2]張巧玲,楊金友.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改革對護理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作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8)

[3]李英.工學結合一體化課業(yè)學習包的開發(fā)[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5)

[4]朱艷.角色扮演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13)

[5]丁丹,王芝華.高校第二課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

第4篇: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關鍵詞: 中職衛(wèi)校 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 提高途徑

近年來,國家衛(wèi)計委對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政策及難度都有較大調整,中等職業(yè)學校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由于基礎底子較薄,應試能力較差而較難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由于考試難導致學習上形成畏難情緒,導致學習興趣降低,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通過率成為當前衛(wèi)生類學校領導、教師及學生最關注的問題。筆者根據(jù)多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前輔導及教學和班主任經(jīng)驗,結合我校國家示范校建設過程中進行的教學改革,就如何提高中職生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通過率談談看法。

一、問題背景

國家衛(wèi)計委明確規(guī)定,凡申請護士執(zhí)業(yè)者必須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并注冊后方可從事護士工作。我校屬于中職衛(wèi)生學校,主要招收護理專業(yè)學生,因此要提高護生就業(yè)率,必須提高護生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以下簡稱護考)的過關率。護考的過關率就是學校的生命力,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關鍵。

2010年新的《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辦法》規(guī)定了護考包括專業(yè)實務和實踐能力2個科目??荚嚿婕皩W科包括: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chǎn)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中醫(yī)基礎知識、護理倫理、法規(guī)與護理管理和人際溝通等課程,知識模塊包括:醫(yī)學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社會人文知識3個模塊??荚噧热菥幣判问接蓪W科到系統(tǒng),涉及的知識范圍十分廣泛。參加護考時,護理學中專學歷、專科學歷、本科學歷畢業(yè)生都采用同一套試題,并實行統(tǒng)一考試大綱、統(tǒng)一命題、同樣合格標準,使位于學歷層次最底層的中職護理教育面臨挑戰(zhàn)。為此,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通過率成為我校領導、教師及學生最關注的問題。

二、具體措施

(一)“三段培養(yǎng)、工學交替、校院合作、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1.“三段培養(yǎng)、工學交替”,即在校學習臨床實習考前培訓。我校實行的是“1.5+1+0.5”三段式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即在第一階段的“1.5”期間,學生主要在校學習理論和訓練操作技能,同時,安排時間到醫(yī)院見習,了解護士職業(yè)特點和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并強化基本護理技能和專業(yè)護理技能,為實習做好準備。第二階段的“1”期間,安排學生到醫(yī)院進行臨床實習,實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踐,促進理論水平的提升。第三階段的“0.5”期間,主要安排護生實習結束后進行集中護考輔導培訓,為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2.“校院合作、雙證融通”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努力培育德育雙修人才,緊緊抓住中職學生的特點,面向學生未來發(fā)展,加強學生素質教育,醫(yī)院參與教學全過程,學校和醫(yī)院共同培育使用型護理人才,密切課程與崗位的聯(lián)系。在學歷教育的同時增強護生對護考重要性的認識,將國家護考融入護理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在培養(yǎng)方案中加入護考要求,在教學中將護考知識點一一對應,實現(xiàn)學歷教育與執(zhí)業(yè)資格證考試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一教雙證”。

(二)加強考前輔導工作。

1.領導高度重視,部門全力支持。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考前輔導,專設輔導領導小組,多次召開討論會議,合理安排部署各項工作,實現(xiàn)上下各科、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具體做法是由分管教學副校長牽頭,教務科負責教學安排、質量監(jiān)控、護考培訓成果評估和協(xié)調工作;學生科負責學生管理和班主任配備;實習就業(yè)辦公室負責宣傳動員;總務科負責學生后勤保障;保衛(wèi)科負責學生安全保障。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扯皮,不推諉。

2.班級合理分配,教學有條不紊。在護考考前輔導中,將參加護考的所有班級分成小組,每組安排骨干教師進行專門輔導,針對每個班級的特點負責備課、抓住重點授課、課后輔導和答疑并協(xié)助做好學生思想工作,使學生充分認識護考的重要性并增強考試信心;學生科及班主任負責各項管理工作,輔導期間盡可能跟班管理,做好學生宣傳和思想工作,維持自習秩序和學生考勤,及時向家長通報有關情況,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3.精心選取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在選取教材方面,我校歷年來增多選取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及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護考急救包應試指南教材》、《護考急救包同步練習及解析》和配套??荚嚲?。輔導教師對“應試指南”理論知識應精講,監(jiān)督考生精練習題集及同步練習,并指導仿真模擬練習,以便更好地適應護考改革后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chǎn)科護理學、中醫(yī)、溝通、管理及法律法規(guī)等學科知識融在一張試卷中,多學科相互滲透、融會貫通的考試模式,避免考生機械地記憶知識點,需靈活應用課本知識應答時不知所措。

4.認真解讀大綱,統(tǒng)一組織培訓。組織輔導教師認真解讀護考大綱,考試分專業(yè)實務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每個科目題量為135~137題,專業(yè)實務科目考查內容:運用與護理工作相關的知識,有效而安全地完成護理工作的能力,考試內容涉及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醫(yī)學知識,基礎護理和技能,以及與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臨床運用能力等。實踐能力科目考查內容:運用護理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完成護理任務的能力。題型全部采用選擇題,主要包括考查概念的A1型題和有臨床背景的A2、A3、A4題型。通過培訓,讓輔導教師領會大綱精神,把護考大綱融入教學計劃,科學組織教學,精心備課,精講精練,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關注學生學習效果,及時總結和反饋,增強考前輔導效果。

5.考試循序漸進,解答有的放矢。在輔導過程中分前、中、后三階S段進行仿真模擬考試,從考試環(huán)境、考試時間安排上完全模擬正式考試情景,使考生逐步適應考試。在題目選擇上依照范圍廣、內容全、針對性強、難度均衡的原則組卷,以便分析、找出問題,查漏補缺,抓住重點,并要求學生建立錯題集,老師及時解答錯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進一步輔導。

三、思考與體會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為護考保駕護航。提高護生護考過關率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和學校領導的重視、教師教學方法、教學質量、護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學生管理等都是密切相關的。在護生管理方面,必須從入校開始就宣傳國家衛(wèi)計委有關護考的文件精神,強化護考理念,讓每位考生對護考的重要性、任務、要求、時間有充分了解,認識護考和就業(yè)是密切相關的,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制定學生管理相關規(guī)章制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約束不良行為習慣。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把護考大綱融入考試科目教學中,使考生明確學習重點,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激勵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中,在一年半的在校學習期間,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護考做好充分準備。

(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護考改革以后,考試范圍擴大,內容全面,各科知識融合、貫通,更突出對應用能力、綜合能力的考核,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提高。而考前輔導時間為2個多月,考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消化、掌握所有知識點。這就要求輔導教師把握如何“教”與指導護生如何“學”增強輔導效果。教學應遵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重點、難點”為目的,多增加病例分析、情景教學、演示練習等方法使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得到強化;教師有針對性地穿插常見多發(fā)病的臨床案例,層層設問,步步探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圍繞知識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激發(fā)學習熱情,逐步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通過歸納總結,教會護生記憶技巧,如對比記憶、口訣記憶、濃縮記憶、提取數(shù)字、興趣記憶、邊背邊做等多種方法強化知識點。監(jiān)督考生精練習題集及同步練習,仿真模擬練習,以便更好地適應護考改革后多學科相互滲透、融會貫通的考試模式,提高護生應試能力,從而提高護考通過率。

參考文獻:

[1]王怡平,黃云彤.強化醫(yī)學基礎知識提高護考通過率及學生就業(yè)率.職業(yè)技術,2014(06).

第5篇: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關鍵詞: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護理教育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與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1ecture-basedlearning,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簡稱雙軌教學),是將新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結合的過程。除了系統(tǒng)地教授知識外,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其臨床思維能力,鍛煉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F(xiàn)將PBL+LBL雙軌教學在我國護理教育的應用介紹如下。

1PBL+LBL雙軌教學法在我國護理教育的實施背景

1.1LBL教學模式

LBL教學特點:教學知識框架較為完整,課程計劃的安排較為規(guī)范,循序漸進,強調知識的全面型、系統(tǒng)性;教學過程中明確指出教學目的和課堂重點,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但是,該教學法以教師為主體和以講課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輸式教學,其對象是學生整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不利于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1]和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此外,LBL教學分門別類地先醫(yī)學基礎課、后臨床各學科的教學,學科界限分明,學科之間缺乏有機的聯(lián)系、基礎課與臨床課容易脫節(jié),致使學生缺乏橫向思維、臨床思維[2]。

1.2PBL教學模式

1.2.1PBL的提出

PBL于1969年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s首創(chuàng)。Glen等[3]將“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聯(lián)系醫(yī)學教育,把PBL定義為一種以病人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

1.2.2PBL教學法的優(yōu)點

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評判思維能力[4]。③PBL以臨床問題為切入點,在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方面與傳統(tǒng)LBL教學相比有很大優(yōu)勢[5]。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反映,是駕馭知識的真正武器[6]。研究表明,“小組學習”“問題解決”教學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品質、態(tài)度和能力[7,8]。⑤有利于學生對材料的總結、歸納能力、撰述發(fā)表能力的培養(yǎng)。

1.2.3PBL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醫(yī)學教學的實際應用存在以下主要問題:①教學方法的改變使習慣于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學生無所適從,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②PBL教學耗時較多,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9]。③在單純的PBL模式下,學生缺乏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完整、深入的學習,影響醫(yī)學生遠期發(fā)展[10]。

1.3雙軌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

1.3.1雙軌教學的應用

20世紀80年代,PBL被引入我國醫(yī)學教育,進入21世紀之后,護理院系也相繼引入了PBL教學法。一方面,護理教學一方面強調護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護生這些能力的具備又必須要依托深厚的、系統(tǒng)的、完整的醫(yī)學理論知識。因此,PBL和LBL在護理教學中的結合運用應運而生。雙軌教學過程大體步驟為[11,12]:①教師制定學習目標、編寫病例、設置問題;②教師結合多媒體講授教學目標里重要知識點和知識難點;③發(fā)放病例;④學生分組進行團隊合作,分析問題,利用各種工具各自查找資料;⑤小組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⑥課堂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⑦教師點評。

1.3.2雙軌教學的優(yōu)勢

雙軌教學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新型教學法相結合,既引入了PBL教學法在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性,又避免了PBL教學法可能存在的知識面的不足,基礎不扎實的局限性。雙軌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將教與學完美結合,既保留了LBL教學法注重知識傳授的特點,又發(fā)揮了PBL教學法在學生應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優(yōu)勢,對班級中的學生,無論其學習能力高低均能全面兼顧。

2雙軌教學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應用成果

2.1在臨床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成果熊良圣等[13]將雙軌教學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結果顯示,PBL與LBL結合教學學生在考試成績及對教學法的評價方面優(yōu)于單純LBL和PBL教學。周愛民等[14]將PBL與LBL相結合教學方法應用于《社區(qū)護理學》教學中,能夠將2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互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知識掌握,培養(yǎng)溝通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王麗瓊等[15]研究結果顯示雙軌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又能保留教學中知識全面、系統(tǒng)、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優(yōu)勢。

2.2在臨床帶教的應用成果

臨床實習教學是培養(yǎng)具有高實踐能力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現(xiàn)代醫(yī)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趙芳[16]將PBL結合LBL應用于眼科護理臨床帶教,結果顯示PBL結合LBL的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考、相互交流、相互協(xié)作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陸慧芳等[17]研究結果顯示,PBL+LBL組基本操作考試明顯高于PBL組,并且實習護生對雙軌教學模式滿意度較高;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在提高理論知識水平方面比單純PBL模式更為直接有效,可彌補單純PBL教學在實際應用中的缺陷。王茵[17]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采用PBL和LBL相結合的雙軌教學法效果滿意,而且也深受學生的歡迎。

2.3在醫(yī)院護士培訓的成果

林娟等[18]將雙軌教學用于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培訓,可提高學習成績,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及溝通的能力,提高臨床護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黃雪花等[19]將雙軌教學應用于精神??谱o士培訓,實驗組學員理論考核成績和操作考核成績以及綜合考核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對教學模式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其研究結論顯示PBL、LBL雙軌教學優(yōu)于單純的LBL教學。

3小結

綜上所述,PBL+LBL雙軌教學較LBL或PBL有較大優(yōu)勢。雙軌教學法通過問題的設置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向,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加強了理論知識與臨床問題的聯(lián)系;通過圍繞問題展開相關文獻查閱,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潛能,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所學知識得以外延;小組討論提高了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重點講授,使學生對通過自學、查找資料和小組討論所得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梳理和總結,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目前,雙軌教學法在我國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實例雖然越來越多,但由于受到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時數(shù)、師資及教學資源等的限制,未能得到廣泛普及,也存在一些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20]:①部分學生對于雙軌教學這種新模式接受有困難。②雙軌教學對課程具有選擇性。③PBL+LBL師資不夠。雙軌教學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教師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豐富的臨床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和臨床前沿知識,還需足夠數(shù)量的師資隊伍的保證。目前國內具有雙軌教學執(zhí)行能力的教師還為數(shù)很少。LBL和PBL教學法各有所長,也都存在缺陷,綜合應用,雖可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傊?,教無定法,教師應靈活選用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最佳授課效果。

參考文獻:

[1]LoginGR,RansiBJ,MeyerM,etal.Assessmentofpreclinicalproblem-basedlearningversuslecture-basedlearning[J].JDentEduc,1997,61(6):473-479.

[2]范越君.護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1(1):88-89.

[3]GlenS,WilkieK.Problem-basedlearninginnursing:Anewmodelforanewcontext?[M].Malagsia:MacmillanPressLtd,2001:5-60.

[4]程麗楠,崔文香,趙娜.PBL教學法對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影響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8):67-71.

[5]喬敏.“以問題為基礎學習”的醫(yī)學教育[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5,4(2):67-68.

[6]王麗.PBL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模型設計及應用研究[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1.

[7]杜春和,韓榮芳,耿來金.論學往來書信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827.

[8]王偉,程云,袁浩斌,等.護理實習生自主學習準備度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55-357.

[9]ReganJA.Motivatingstudentstowardsself-directedlearning[J].NursEducToday,2003,23:593-599.

[10]朱丹,黃文霞,邱雪菡.護理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與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5):461-463.

[11]何英霞,顧沛,陳利群.PBL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護理學雜志,2006,21(17):73-76.

[12]劉志臻,蔡晶,杜建.PBL和LBL雙軌教學法在中西醫(yī)結合腫瘤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2011,9(12):48-49.

[13]熊良圣,熊杰平,郭玉華,等.PBL與LBL結合教學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1084-1086.

[14]周愛民,劉旭成.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社區(qū)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1523-1524.

[15]王麗瓊,施曉波,丁依玲.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在婦產(chǎn)科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5(10):940-941.

[16]趙芳.PBL與LBL相結合在眼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955-1956.

[17]王茵.雙軌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33):71-72.

[18]林娟,周文君,高小華,等.PBL+LBL教學法在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144-146.

[19]黃雪花,李,宋小珍,等.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在精神??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09-212.

第6篇:兒科護理知識點總結歸納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護理教育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學生分為20個小組,每組5~6人,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集體討論,分工合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授課教師點評,課程結束后填寫評價表。結果: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認可度達98.02%,認為其能增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并能促進教學技能提高,發(fā)展多種能力。結論:小組學習合作模式應用于《護理教育學》實踐教學中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深入研究。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教學;護理教育學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51

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

YANGXiao-ling,YIJuan,YANGQian(NursingSchoolofLuzhouMedicalCollege,Luzhou646000)

AbstractObjectives:Toexploretheeffect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Methods:Allstudentsweresplitinto20groupswhichinclude5-6studentswithonegroupleader.Eachgroupwouldreporttheirlearningoutcomesandthetutorwillcommentonthegroupperformanceandfilloutaratingscard.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about98.02%studentsweresatisfiedwiththegroupcooperativelearning.Theybelievedthatitcouldenhancestudents′teamcooperationability,improvethelearninginterest,andcanimprovetheteachingskills,developvariousabilities.Conclusion:Groupcooperativelearningcanbeapplied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andworthyoffurtherstudyanddevelopment.

KeywordsGroupcooperativelearning;Practiceteaching;Nursingeducation

《護理教育學》是護理學科體系中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一門將教育學、教學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技術應用于護理教育領域,以研究護理教育現(xiàn)象與規(guī)律的學科[1]。該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教學能力及技巧為目的,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其獨立探索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2]。由于“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較為突出,我校通過集體備課精選授課內容,采用課堂講授、討論、教學實踐等多種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能力及技巧,以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研究于2014年春季學期在《護理教育學》教學實踐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門課程是專業(yè)選修課,研究對象為我院2012級護理專業(yè)??贫昙墝W生101名,其中男3名,女98名。平均年齡(19.53±0.46)歲。

1.2教學方法《護理教育學》課程學時為24學時,理論課16個學時,教學實踐課8個學時。理論課以教師講授為主,采用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等形式開展,實踐課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具體方法如下:開學第一次課,向學生講述實踐課的原則和要求?!白o理教學過程與原則”章節(jié)理論課結束后,布置教學實踐的學習任務。將學生按學號分為20個小組,每組5~6人,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1)由授課教師對20個組長進行培訓,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意義、注意事項和技巧。(2)小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集體討論確定教學課題(醫(yī)學、護理、大學生活有關,選題范圍不限),組長妥善協(xié)調工作,成員分工合作,每位成員分別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研讀教材,查閱文獻,整理資料,學習體會優(yōu)秀的教學視頻,撰寫教學大綱,制作幻燈片,輪流試講等。(3)以幻燈片形式在講臺上面對全體同學進行授課,匯報人的產(chǎn)生采取現(xiàn)場隨機抽取的方式,每個小組試講15min。(4)授課教師點評、總結。(5)學生填寫“小組合作學習法在護理教育學實踐課運用的效果評價表”。

1.3評價方法課程結束后發(fā)放調查問卷,對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效果進行評價,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對這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收獲、感受、評價等。共發(fā)放問卷101份,收回有效問卷101份,有效回收率100%,對回收后的調查問卷進行結果統(tǒng)計。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結果(表1)

3討論

合作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于80年代被介紹到了我國。它作為當代一種主流的教育方法、教學策略,蘊含著深厚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群體動力理論、教學工學理論、建構理論等[3]?!昂献鲗W習(cooperativelearning)”也被稱為“小組合作學習”或“伙伴教學”,它根據(jù)團體動力學原理,旨在改變過去班級只是作為制約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靜態(tài)的集體背景,使班級、小組等學生集體成為幫助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動態(tài)的集體力量而發(fā)揮作用[4]。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以小組為基本形式進行合作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是一種小組成員按照一定的互動結構進行的系統(tǒng)學習方法[5]。其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相互學習交流,取長補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6]。

3.1實踐教學參與情況選修該門課程的101名同學全部參加了教學實踐,完成了教案撰寫、幻燈片制作和匯報,學生的授課內容涉及廣泛,題材豐富,具體為:靜脈輸液法、痛經(jīng)的預防及處理、艾滋病、健康觀念、嬰幼兒意外傷害及家庭急救、壓瘡的護理、冷療法、醫(yī)院感染、實習前中后的準備、同桌的你、患者臥位與舒適、健康與減肥、睡眠質量與管理、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大學生活、怎樣預防亞健康、肺癌患者的護理、享“瘦”生活、美食與健康、常見輸液故障排除技術、如何培養(yǎng)對中醫(yī)護理的興趣。以上選題涉及了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chǎn)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母嬰保健學、基礎護理學、傳染病護理學、中醫(yī)護理學以及同學們感興趣的大學生活等相關話題。

3.2實際教學能力每個小組學生能認真準備多媒體課件,圍繞教學目標開展講課,合理組織教學內容,且能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選擇課堂講授、演示、討論、角色扮演、提問、隨堂測試、音頻、視頻、漫畫、板書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但在選題的切入點、教學教態(tài)、課堂氣氛的調動、重難點的突出、時間把握、幻燈片制作等方面還有待改進。

3.3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護理教育學教學實踐的特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小組成員按照一定的互動結構進行的系統(tǒng)學習方法。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學生互助合作嘗試探索知識,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獎勵的依據(jù)。《護理教育學》課程的特點是側重于教育學知識的運用,內容多、范圍廣、理論性強,課時有限,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應用于實踐教學非常有意義。由于小組團隊的基本要求是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的一致性,這樣的一致需要對共同目標的認同和堅持。取得優(yōu)異的小組成績是小組成員的共同目標,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很強的責任感與榮譽感。在本次教學實踐準備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明白的、意見不統(tǒng)一的問題,會一起討論,一起解決,既培養(yǎng)了小組學生彼此相互寬容和謙讓的意識,又達到了知識資源共享的目的,在最后完成小組的匯報演示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這跟皮亞杰認為的“知識不可能僅由外部傳授而獲得,而應以自己的經(jīng)驗背景為基礎來建構現(xiàn)實和理解現(xiàn)實,從而形成知識”相一致。

3.4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護理教育學教學實踐的優(yōu)勢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證實,學生會吸收所讀的10%,所聽的20%,所看的30%,看與聽結合的50%,聽與說結合的70%,說與做結合的90%,教別人時的95%[7]??梢?,在護理教育學實踐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平臺,學習者之間建立指導互助的關系,他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積極開展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最終實現(xiàn)提高教學技能的目的,這樣的學習效果會是最好的。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也曾認為,學生可以作“即知即傳人”,就是說可以一邊當學生,一邊當老師。因為當學生在向其他人傳授知識的時候,他需要思考如何將知識構建得更加符合邏輯,以及如何將語言表達的更加清晰明了[3]。羅杰斯的自主學習理論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先決條件是樹立以人為中心的教學觀,對人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把人視為可信賴的有機體,置學生于教學主體的地位?!毙〗M合作學習進行護理教學實踐就是學生為主體,將其置于教學主體的地位。在小組團隊成員之間建立合作、互助的關系,讓他們在對所授課程進行選擇、資料整理、大綱撰寫、課件設計、輪流試講、互相點評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認識,節(jié)省了小組成員獨自學習的時間和避免走彎路;有利于在小組成員中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小組中只要有一個成員努力,她的收獲就會在小組中進行傳播,給其他成員帶來壓力,進而產(chǎn)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3.5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護理教育學教學實踐的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小組合作學習在《護理教育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好,98.02%的學生贊成這種方法,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團隊合作、溝通交流、資料收集、知識運用、課件制作、語言表達、自信心等方面都能得以鍛煉,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首先,該教學方法從小組組建、小組討論、分工協(xié)作、輪流試講到隨機抽簽匯報,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認真查閱資料和文獻,積極思考和討論,熟悉和運用護理教育心理學理論、教師與學生關系、教學過程和原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與媒體相關章節(jié)的知識點,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護理教育學》課程目標和理論的理解,強化了護理教師的角色體驗,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其次,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查閱資料和集體討論提出授課題目,并通過小組討論結合本門課程所學的理論加以分析和運用,做課件,撰寫教學大綱,提升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再次,是對以往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往的護理教育學課程為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學習,學生聽課乏味,教師授課費力,學習效果不好。本次小組合作學習則是以學生為主體,“教”與“學”相結合,學生上臺當老師,親身體驗如何備課、授課。每個學生都希望能有一個展示自己能力與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責任感及榮譽感促使其認真參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小組間的良性競爭又促使學生不斷地開動腦筋,用評判性思維去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使學生將聽、看、思結合起來,增加課堂活力。

4小結

此次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于教學實踐,組織學生上臺試講,并加強試講前的指導與試講后的評議,使教學實踐真正行之有效。但是由于學時的限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評價方法尚不完善,課堂上教師僅采用了對學生的點撥解惑、啟發(fā)引導、總結歸納以及詢問學生的體會和感受等方式;組內評價是要求組長協(xié)調,在成員輪流試講的時候進行,但由于是在課余時間完成的,教師無法了解組內評價的過程。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會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護理教學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00-102.

[2]谷青芳,劉曉英.“小組合作+角色實踐”在《護理教育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護理研究,2014,28(3):1146-1147.

[3]李卓群.芻議合作學習[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15(10):78-79.

[4]楊簫華,焦芳.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的現(xiàn)狀與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1(9):218-219.

[5]鄭修霞.當代教育學理論與護理教育[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58-59.

[6]葛廷印.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及評價[J].成才之路,2014(9):56-57.

[7]徐艷.教師與學生互動和聽說教學的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