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色综合网,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japanese乱熟另类,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自19世紀中葉南丁格爾創(chuàng)立第一所護理學校后,人們就把‘擔負保護人類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而使之處于最佳狀態(tài)看成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醫(yī)學模式由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yī)學模式轉變及護理學的發(fā)展,護理制度由過去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轉變,把人看成是一個身心統(tǒng)一的整體,護理工作就是要給病人以護理支援,關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促進病人早日康復。護理心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是與護理工作的不斷進步分不開的。隨著護士教育的發(fā)展與醫(yī)院臨床護理工作訓練水平的提高,使一向被認為一門技藝的護理工作逐步形成一門科學,工作的內容也由單純的生活照料發(fā)展為既有??谱o理又重視心理咨詢,使之成為醫(yī)療系統(tǒng)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護生是否學過護理心理學對其在操作中的成功率有很大影響。為了了解護生這種狀況發(fā)生的情況及原因,筆者以靜脈穿刺為例,對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了調查。

1、對象

以我院醫(yī)藥系護理專業(yè)110名已學過和沒學過護理心理學的護生為對象,其中高職60名,中職50名;女生98名,男生12名。

是否學過護理學心理學對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

2、結果

如表所示,護生們對護理心理學的知識還是相當缺乏的,這也是為什么在進行操作時成功率會受很大的影響。

3、討論

職業(yè)教育中護生的心理素質本來就要差一些,心理承受力也要差一些,這些不良心理因素直接影響到護生對有關操作的練習和掌握,影響到護生對有關課程的學習信心,甚至影響到護生今后專業(yè)工作的開展。

主要原因如下:

⑴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中存在大量可以干擾人的信息,如喧嘩、圍觀者、開關門窗及腳步聲,還有室內燈光、空氣對護生的感官和情緒造成不利的影響。

⑵個體差異 由于人們的年齡、性別、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因此靜脈的深淺、軟硬、彎直也各有特點。

⑶個性特征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興趣與愛好、能力與素質、氣質與性格等,個性的積極水平和傾向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性的心理活動及其行為。

第2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論文摘要:課程體系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主要包括課程設置改革與課程內容改革。應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教方針,通過對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的調查,調整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大力加強學生就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畢業(yè)生對職業(yè)崗位及職業(yè)發(fā)展的適應能力,推進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最終目的是使每個學生畢業(yè)后能順利進入崗位就業(yè)。中職護理專業(yè)教育是我國醫(y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培養(yǎng)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任務。建國以來,我國中職護理專業(yè)教育為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培養(yǎng)了大批護理人才,為提高衛(wèi)生服務質量與水平、推動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普高熱”及高等護理專業(yè)教育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中職護理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出現生源質量差、招生難、管理難、就業(yè)難的局面,師資流失嚴重,生存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開設中職護理專業(yè)的學校紛紛要求并入高等醫(yī)學院校或升格為高職院校,這將嚴重影響中職護理專業(yè)乃至整個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

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影響中職護理專業(yè)教育的關鍵。從教育學原理來看,人才培養(yǎng)質量既要接受學校自身對教育內部質量特征的評價,又要接受社會用人單位對教育外顯質量特征的評價。因此,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核心的中職護理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必須遵循職業(yè)教育的外部與內部的客觀規(guī)律。筆者擬通過對安徽淮南市各級醫(yī)院護理人員崗位需求的調查分析,探討將學歷教育中的專業(yè)能力要求與醫(yī)療行業(yè)用人要求結合起來,以國家護士執(zhí)業(yè)考試的要點為基點進行課程體系改革的可行性,旨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護理崗位調查研究的過程

筆者設計了中職護理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問卷調查表,對安徽淮南市17家醫(yī)院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及部分科主任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回收調查表匯總進行了統(tǒng)計處理;對中職護理專業(yè)實習生的問卷調查由學生科主持,在各實習醫(yī)院進行,并當場回收調查表,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筆者還邀請安徽淮南市17家醫(yī)院的分管護理院長、護理部主任及部分優(yōu)秀護士長座談,征求對中職護理專業(yè)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意見和建議,并進行了認真分析。

護理崗位調查的內容與分析

為切實了解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對中職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情況,以便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提出中職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筆者分別對醫(yī)療衛(wèi)生用人單位(醫(yī)院)及中職護理專業(yè)實習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對用人單位中職護理專業(yè)崗位需求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表870份,實際回收852份,其中有效問卷738份,有效回收率為84.83%。調查問卷涉及安徽淮南市17所醫(yī)院的院領導、護理部主任、部分科主任及護士長。

中職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專業(yè)素質及身心素質調查(1)政治素質方面。認為我校畢業(yè)生的思想品德、職業(yè)道德、工作態(tài)度、團結協(xié)作精神較好的各占97.28%、97.27%、89.29%、87.94%,認為我校畢業(yè)生法制觀念一般或較差的占21.41%。(2)文化素質方面。認為我校畢業(yè)生基礎文化知識與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各占94.17%、90.92%;對我校畢業(yè)生評價較差的方面依次為:計算機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各占31.16%、15.31%、13.55%、6.23%,故應加強對學生人文知識、計算機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與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3)業(yè)務素質方面。對我校畢業(yè)生評價較好的方面依次為:基礎護理操作能力、醫(yī)學基礎理論知識、專科護理能力,各占96.83%、95.39%、83.06%。評價較差的方面為:護理文書書寫能力、心理護理能力、健康指導與宣教能力、急救護理能力、整體護理能力,各占20.73%、15.58%、13.00%、6.78%、3.93%。(4)身心素質方面。對我校畢業(yè)生的身心素質普遍反映良好。

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計劃實施情況調查調查表明,認為需要增加理論教學課時的課程依次為:計算機基礎、護理心理學、預防醫(yī)學、醫(yī)學倫理學,各占42.82%、18.70%、16.12%、15.58%;認為對護理工作有指導作用的傳統(tǒng)專業(yè)課與醫(yī)學基礎課因理論教學課時比較合理而無需改變課時安排的課程依次為: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物學、婦產科護理學、五官科護理學;認為與護理職業(yè)關系不大、需要減少課時或刪除的課程依次為:物理、數學、政治、化學,各占66.53%、56.91%、48.51%、40.24%。認為需要增加實踐課時的課程依次為: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預防醫(yī)學、護理心理學、外科護理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各占54.47%、40.38%、38.48%、36.99%、34.96%、33.47%、30.89%,因為這些學科的臨床應用性與針對性較強,越來越受到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的重視,而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五官科護理學等傳統(tǒng)上比較注重實踐的學科則無需改變實踐課時。認為政治、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課程應適當減少課時或刪除的,各占56.77%、49.42%、48.77%、42.22%,因為這些課程與本專業(yè)聯(lián)系較少。從調查排序可以看出,認為需要增加課時的課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為:法律基礎、社區(qū)護理學、老年護理學、人際溝通、表達能力訓練,各占91.12%、84.14%、83.74%、78.18%、74.39%,這些課程多是適應現代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能體現時代特征的課程。

(二)對中職護理專業(yè)實習生的問卷調查

中職護理專業(yè)的實習生經過兩年的在校學習和近一年的護理臨床實習,對護理專業(yè)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體會,并且非常關注自己未來的發(fā)展與就業(yè)前途,通過對其進行問卷調查,有助于了解學校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需要加強與改進的地方。

本項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為100%。

調查表明,選擇在畢業(yè)后到二級以下醫(yī)院就業(yè)的占58.26%,選擇到社區(qū)醫(yī)院就業(yè)的占10.09%,選擇到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就業(yè)的占5.96%,還有選擇到外省就業(yè)的,占19.72%,說明大多數畢業(yè)生能夠面對現實,實現就業(yè)目的。

在對“中專畢業(yè)后的打算”的調查中,選擇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占66.05%,選擇通過考試升入高職院校繼續(xù)學習的占25.22%,說明當前在中等衛(wèi)校中“就業(yè)導向”仍是主流。

在對課程設置的調查中,認為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需要加強的學生占46.79%,認為護理專業(yè)理論教學需要加強的學生占23.39%,認為醫(yī)學基礎理論教學需要加強的學生占17.43%。學生希望學校增加有助于提高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護理文件書寫能力的課程,另外認為增加實習、見習時間,特別是社區(qū)見習的時間非常重要,這與對用人單位護理管理人員的調查基本一致。對于教學方法,所有學生均不喜歡傳統(tǒng)的授課法,喜歡案例式教學法的學生占38.53%,喜歡角色扮演法的學生占31.65%,喜歡多媒體授課方式的學生占29.82%,說明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在就業(yè)途徑方面,選擇由學校推薦的學生占48.16%,選擇由家長找關系的學生占36.69%。在當初選擇護理專業(yè)時,大多數學生家長也是看中護理專業(yè)能學到一技之長,便于就業(yè),這說明學校應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原則,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職業(yè)指導,提高育人質量,提高就業(yè)率,為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護理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的措施

第3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心理技術;特勤療養(yǎng);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041-02

特勤療養(yǎng)人員由于工作環(huán)境的特殊性,承擔任務的重要性,容易產生心理壓力或心理不適。心理護理是心理調整和心理矯治的重要措施之一【1】。

現代心理技術學,是應用現代心理學原理及心理測驗、測量、統(tǒng)計等技術手段,研究社會生活實際部門中個體和群體心理問題的綜合的應用理論學科【2】。近年來,特勤療養(yǎng)護理工作愈發(fā)注重心理護理,但從文獻中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作者把心理護理局限于護患交談,還有一部分作者缺乏最基本的理論常識,把營養(yǎng)飲食、保健療法當做心理護理【3】,而心理護理作為整體護理的核心內容,它應具備廣泛性和連續(xù)性、共性和個性、預測性、有效性等的特點【4】。作為心理科的醫(yī)務人員,我們把心理測量、心理疏導、心理放松等技術應用到工作中,使療養(yǎng)院心理護理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加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做法如下:

1 應用的方法

1.1 心理評估

1.1.1 行為觀察法 行為觀察法是臨床心理評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5】??涨谌藛T通常具有勇敢、堅強、自負的個性特點、自我意識強,因此常常不愿將內心的緊張、焦慮、不安等向不太熟悉的女性(護士)表述出來【6】。所以行為觀察法在特勤心理護理中顯得尤為重要,護士通過其表情、動作、聲音特征、生理反應等方面的觀察去發(fā)現問題,可在較自然的狀況下,觀察療養(yǎng)員的狀態(tài),得出的結果比較客觀真實,易于操作,同時可對心理測驗結果給予驗證。

1.1.2 會談法 會談是心理評估收集資料的重要技術,也是護士與療養(yǎng)員溝通的必要技能,是心理護理最常用、簡便的方法【5】82。會談前,我們制定了會談提綱,特勤人員與海勤人員工作性質、文化層次等不盡相同,我們選擇的談話方式、內容選擇、提問方法都不同,其目的是與特勤人員盡快的建立起良好的護療關系、拉近雙方距離,盡可能護療雙方對一些行為逐漸達成一致的理解和看法,幫助認識和認清他們的行為問題,并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指導和給予支持。

1.1.3 調查法 針對特勤人員的工作性質、年齡差別等因素,在每一批特勤療養(yǎng)中都有針對性的進行簡單的問卷調查,如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團體輔導傾向于哪些方面;生活工作中哪些問題困擾自己;還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調查法針對性很強,如空勤和海勤由于工作環(huán)境、工作性質不同,他們在心理上尋求的幫助不同;年輕人和中年人壓力不同,應給予的心理幫助也不同,我們會根據療養(yǎng)員的選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執(zhí)行不同任務的特勤療養(yǎng)員的心理健康課及團體輔導的主題。此法簡便可行,所得結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指導性很強。

1.1.4 心理檢測 采用了第四軍醫(yī)大學研制的DXC一5型群體心理測評儀中的成人艾森克個性問卷(EPQ)和(或)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等作為中介,對特勤人員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量化評估。評定量表可根據一定的標準等級評估其即時心理狀態(tài),不受護士主觀因素及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一定的甄別性,便于作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研究結果的表達更符合科學要求。心理檢測尤其在心理護理后的效果評價階段作用較為顯著,它能較為客觀地對心理護理效果進行評估,是我們了解心理護理效果的較為可靠的工具。心理檢測都是由專業(yè)的人員操作,保證結果的真實可靠。

1.2 心理健康講座 心理健康講座是一種一直為我們所用的健康宣教形式。在心理評估階段,我們已經掌握了特勤人員的心理需求、工作性質和特點以及他們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從多個角度、分層次制作多媒體課件,如某批特勤療養(yǎng)員中以戰(zhàn)士居多,我們講座的內容著重普及心理學基礎知識,向官兵介紹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情緒自我調適方法;而對空勤人員更多的是介紹心理問題的癥狀及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心理健康講座傳播的知識面廣,形式靈活,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畫面豐富、形象,能使療養(yǎng)員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易于接受,效果明確,受到特勤人員的歡迎。

1.3 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是前面所有工作的繼續(xù)和深化。根據心理評估的結果,結合療養(yǎng)員的心理需求,對療養(yǎng)員實施有計劃、有針對性的、主動的、自愿的心理疏通和引導??赏ㄟ^對療養(yǎng)員的個性、意志、情緒和認知的了解,制定護理方案,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心理壓力,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使其能夠正確的面對現實。幫助他們建立適當的宣泄途徑和正確的認知方法,培養(yǎng)積極的、穩(wěn)定的情緒和性格特征。心理疏導需在指定的心理咨詢室,由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相應資質的人員進行。

1.4 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7】。團體輔導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活動形式進行,在團體輔導前我們做好活動的設計,如給某軍區(qū)療養(yǎng)團官兵做的團體輔導,針對他們的工作性質、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壓力,我們制定了“信任之旅”、“同舟共濟”等為主題的活動內容,主要是以增加長航期間團體的凝聚力、促進相互之間的信任和和諧,釋放壓力為目的,這些活動的主要意義在于成員之間的坦誠交流和分享,收到很好的成效。

1.5 放松訓練 放松訓練是我們在臨床常用的方法,也是人們愿意接受的方法。其基本要求就是使人們達到一種主觀的安靜狀態(tài),與焦慮等不良情緒狀態(tài)抗衡,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經過長期訓練可提高智力和穩(wěn)定情緒,改善人的性格,對維護健康和提高適應水平有良好的效果【5】118。我們常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總部配發(fā)的JD/PW-5型高級電腦肌電皮溫生物反饋儀,使受試者根據反饋信號學習調節(jié)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功能,不僅起到自身認識的作用,而且成為自我改造的工具。進行生物反饋治療者都是由醫(yī)生下達醫(yī)囑,護士根據醫(yī)囑執(zhí)行。生物反饋療法對緩解焦慮和抑郁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起到很好的調整和緩解作用。另一種放松療法是教授療養(yǎng)員呼吸控制訓練和沉思訓練,適用于焦慮、抑郁、恐懼、失眠等身心障礙的調節(jié),這些訓練不受時間、地點、場地等限制,護士可根據情況實施個體和群體治療,是護士和療養(yǎng)員都易于掌握和接受的訓練方式。

2 應用后的體會

2.1 增加了心理護理的整體性 心理護理作為整體護理的核心概念,要求實施者緊密結合臨床護理實踐。我們積極發(fā)揮護士與療養(yǎng)員接觸最密切的優(yōu)勢,利用特勤成建制療養(yǎng)的特點,從入院的心理評估、心理檢測、心理健康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都把特勤人員看做一個整體,把每一個人看做是一個心理和生理的統(tǒng)一體,把軀體癥狀與身心疾病結合一起分析,解決了原來孤立的、缺乏量化指標的、簡單的溝通交流而導致的心理護理的盲目性,對護理計劃、護理措施的制定都有很好的指導性,工作更有針對性。使療養(yǎng)員首先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積極主動的做好自我護理,利于心理健康狀況的保持。

2.2 增強了心理護理的預測性 科學規(guī)范的心理測試和評估,能較為準確的預測療養(yǎng)員潛在的思想動機和心理問題,對他們實行較為客觀、準確的心理評估,制定更加符合療養(yǎng)員實際的心理護理計劃,使護理措施及早開始并及時落實,同時對一些有不良性格傾向的人員,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在心理健康檔案別標注,在其自愿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追蹤輔導。

2.3 使心理護理保持連續(xù)性 心理護理本身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而是一個在心理護理目標、方法、時間、技巧方面都具有連續(xù)性的護理活動【4】132。以往我們的心理護理往往只注重心理護理評估、診斷、護理計劃和措施的實施,而最終的評價因為沒有很好的量化指標和標準而使心理護理虎頭蛇尾。我們采用的方法更加注重心理護理的連續(xù)性,使心理護理工作一步一步有序發(fā)展,每一環(huán)節(jié)做到有章可循,可根據情況隨時調整和完善心理護理計劃,使心理護理在實施過程中保持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及相關因素的可控制性。

2.4 使心理護理體現個體性 由于每個人的出生背景、成長經歷、個人閱歷、所受教育、個人特征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需要與反應有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對于每一個人的心理測量結果我們都詳細記錄,并建立心理檔案,對有陽性體征的人,我們根據他所出現問題的具體特點和心理評估的實際情況,在自愿配合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咨詢和疏導,必要時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這種方法是針對療養(yǎng)員個體所做,針對性強,收到效果好。

工作實踐表明,我們運用較為系統(tǒng)的心理學理論和技術,較為準確的把握住了特勤人員的心理反應的一般規(guī)律,能準確評估他們心理問題的主要性質、反應強度及其危害程度,能深入的分析他們心理失衡的個體原因,最大程度為他們提供動態(tài)的、可控的、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把心理學理論技術運用到實踐中,能更好展現心理護理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衛(wèi)兵主編.特勤療養(yǎng)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615

[2] 楊鑫輝.略論現代心理技術學的體系建構[J].心理科學,I999,22(5),455-456

[3] 洪威,田靜,楊宇彤.從文獻看療養(yǎng)院心理護理發(fā)展水平及建議[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雜志,2010,19(3):239-240

[4] 蔣繼國主編.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2

[5] 周郁秋主編.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96

第4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經過一年的臨床實踐,已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整體素質有了提高。如果你想應聘護理崗位,那你知道要怎么寫護理的簡歷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2021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個人簡歷模板5篇,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個人簡歷模板(一)姓

名:

別: 女

婚姻狀況: 未婚

族: 漢族

籍:

齡:

現所在地:

高:

希望地區(qū):

希望崗位: 衛(wèi)生醫(yī)療類-護士/護理員

尋求職位: 護理、護士、醫(yī)生

教育經歷

__-09 ~ 至今 __衛(wèi)校 護理 大專

語言能力

普通話: 流利 粵語: 差

英語水平: 英語專業(yè) A 口語一般

求職意向

發(fā)展方向:

自我評價:本人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積極耐心,勤奮好學,力求上進,個性開朗,待人熱情真誠,能夠很快獨立面對新的工作崗位,愛好廣泛,善于交際,喜歡接受各種挑戰(zhàn)。

興趣愛好: 騎自行車.打球.唱歌 旅游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個人簡歷模板(二)個人基本簡歷

姓名:

國籍:中國

目前所在地:

民族:漢族

戶口所在地:

身材:

婚姻狀況:未婚

年齡: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普通求職

應聘職位:醫(yī)院/醫(yī)療/護理/美容保健類:

工作年限:

職稱:無職稱

求職類型:全職

可到職日期:隨時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區(qū):

個人工作經歷:

公司名稱:__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__-05 ~ __-12

公司性質:私營企業(yè)

所屬行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

擔任職務:檢驗

工作描述:利用"一滴血"原理用顯微鏡儀器來為顧客檢測血液并講解,兼做部分文員工作,如記錄、整理、輸入信息,圖紙分發(fā)和回收,電話回訪,進行區(qū)域內的報刊雜志、盆景植物的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等。

離職原因:

教育背景

畢業(yè)院校:__職業(yè)技術學院

最高學歷:大專

畢業(yè)日期:__-07-01

所學專業(yè):護理

語言能力

外語:英語 良好

國語水平:精通

粵語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本人正直、誠信,做事盡心盡責、實事求是、適應能力強,有上進心,與人相處融洽,富有團隊精神和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關系。掌握了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熟悉一些藥品基礎知識,一些藥品檢驗分析方法和藥事管理法規(guī),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

詳細個人自傳

個人聯(lián)系方式

通訊地址:

聯(lián)系電話:

QQ號碼: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個人簡歷模板(三) 基本資料

名:

籍: 中國

族: 漢族

目前住地:

戶 籍 地:

婚姻狀況: 未婚

齡: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應屆畢業(yè)生

應聘職位: 護理類

工作年限: 1

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日期: 一個星期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區(qū):

志愿者經歷

公司名稱: __醫(yī)科大學___協(xié)會

起止年月: __-10 ~ __-12

擔任職務: 廢品回收志愿者

工作描述:每周五下午,我們都會到全校各個宿舍上門回收廢品和不要的書籍,將回收到時廢品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如塑料瓶等就賣到廢品站,完整的書籍則在學校進行義買或寄到邊遠山區(qū)的孩子,得到錢都是用來捐贈給有需要的邊遠山區(qū),既提高同學們的環(huán)保意識,又能做好事。

公司名稱: __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起止年月: __-09 ~ __-09

擔任職務: 新生接待志愿者

工作描述: 新生開學時作為接待員,為新生指引,積累了待人接物方面工作經驗。

教育背景

畢業(yè)院校: __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最高學歷: 本科

畢業(yè)日期: __-07-01

所學專業(yè): 護理

語言能力

語: 英語 良好

國語水平: 精通

粵語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愛好:慢跑,打羽毛球,聽音樂,唱歌

特長:細心,認真,吃苦耐勞

英語:__年6月通過全國大學生英語六級考試

計算機:__年9月通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考試并獲得證書,熟練掌握WORD/PPT等軟件

個人自傳

1.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礎醫(yī)學、預防保健等基礎知識,掌握主要護理急、慢性和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谱o理和監(jiān)護技能

2.性格沉穩(wěn),做事認真,有責任感,同時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希望能在護理方面做出成績,為人類健康做貢獻,雖無工作經驗,但有一顆熱衷于護理的心,愿從基層做起,希望貴單位能給我一次機會,我將以我出色的工作成績來回報,謝謝!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電話:

電子郵箱: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個人簡歷模板(四)姓

名:

別: 女

族: 漢族

政治面貌: 團員

出生日期:

口:

婚姻狀況: 未婚

歷: 大專

畢業(yè)院校: __省中醫(yī)藥高專

畢業(yè)時間: __年07月

所學專業(yè): 護理

外語水平: 英語 (PETS-3)

電腦水平: 熟練

工作年限: 實習/應屆

聯(lián)系方式:

求職意向

工作類型: 全職

單位性質: 不限

期望行業(yè): 醫(yī)療、保健、衛(wèi)生服務、通訊、電信業(yè)、公關、政府、公共事業(yè)、

期望職位: 客戶服務專員/助理、大堂副理、護士/護理人員、公務員

工作地點: 不限

期望月薪: 面議

教育經歷

__年-__年就讀于__縣二中

__年-__年就讀于__省中醫(yī)藥高專 護理專業(yè)學習專業(yè)護理知識:基礎護理、大學英語、護理心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科護理學等。

工作經驗

__年6月-__年3月在__市人民醫(yī)院實習

自我評價

本人工作積極認真,有上進心,能吃苦耐勞,好學,能夠盡職盡責的完成本職工作。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個人簡歷模板(五)姓名:

國籍: 中國

目前所在地:

民族: 漢族

戶口所在地:

身材:

婚姻狀況: 未婚

年齡: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應屆畢業(yè)生

應聘職位: 護士/護理人員

工作年限: 0

職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 三個月以后

月薪要求: 面議

希望工作地區(qū):

教育背景

畢業(yè)院校: __中醫(yī)藥大學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yè)- __-06-01

所學專業(yè)一: 高級護理

所學專業(yè)二: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優(yōu)秀

國語水平: 優(yōu)秀 粵語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個人榮譽:

曾獲元旦文藝演出3等獎

__年__中醫(yī)藥大學“優(yōu)秀實習生”

個人愛好:舞蹈、繪畫、棋藝

詳細個人自傳

第5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1.1對象

選擇我校2012級護理學專業(yè)專科1班~4班12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女121人,男6人,年齡19歲~20歲,均為普通高考招錄的學生。將1班和2班的68人設為試驗組,3班和4班59人設為對照組。

1.2方法

所有學生均由3名相同的教師同期進行分段教學,均選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內科護理學》案例版教材,并均使用多媒體教學。對照組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包括講授、示教等。試驗組在講授的基礎上,部分主要疾病采用案例教學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案例選擇

我?!秲瓤谱o理學》開設于第2學年第3學期和第4學期,共122學時,其中理論98學時,實驗及臨床見習24學時。因為學時的限制,在各系統(tǒng)疾病中選擇2個或3個重點疾病作為教學案例。教學中精心準備臨床病歷資料,并擬定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及思考題。擬定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誘導性,有利于病例討論、深化所學知識、經歷解決問題的系統(tǒng)過程。病例的選擇可以是單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綜合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并發(fā)呼吸衰竭、糖尿病并發(fā)酮癥酸中毒、原發(fā)性高血壓與冠心病等。

1.2.2實施方法

①課前。課前2周,任課老師準備好相關案例及問題,課前1周通知學生分組,每班4組,每組7人或8人,以組為單位根據案例思考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②課中。在講授疾病之前引用案例導入或在基本知識介紹后插入案例教學。首先,學生根據所提供的病例資料進行分組討論,圍繞該病例的初步臨床診斷,包括分析診斷依據或提出進一步的檢查項目,并根據病歷資料分析其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診斷,學生再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內容。其次,每組推舉1名學生代表發(fā)言,闡述各組的觀點和思路,其他成員進行適當的補充。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講評,完整準確地概括知識要點,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補充遺漏之處,分析錯誤原因,使所學的知識完整確切。③課后。要求學生把本次課程的案例分析進行整理,每個學期對本學期的案例教學方法的教學進行總結,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為今后類似的教學奠定基礎。

1.3效果評價課程結束后,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并比較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

2討論

2.1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內科護理學》課程開設于第3學期和第4學期,此時學生已掌握專業(yè)基礎知識如人體解剖、病理生理、護理學導論、健康評估、護理心理學等,為案例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調查顯示,試驗組64.7%的學生認為有利于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而對照組僅為15.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案例教學將臨床常見問題及重點難點問題帶入課堂,縮短了理論與現實的差距,使學生產生探究問題的沖動并努力解決問題。同時,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像教師一樣展示自我,不僅可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有利于鍛煉學生心理素質,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以及師生合作,適應今后護理臨床工作的需要。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91.2%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通過獲取他人的信息或經驗,在教師的參與下,最后達成共識。促使學生從正反、縱橫等多方面進行多向思維,培養(yǎng)了分析、辨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多角度、多層次去分析研究問題的實質,最終推理、歸納出自己的論點,這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此外,教師的評價不僅有鑒定作用,還有導向和激勵功能,進一步激勵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調查結果顯示,病例教學中有82.4%學員認為有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應用

開展案例教學,使課本上枯燥的知識變成活生生的事實,形象生動,易于理解,記憶深刻。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94.1%的學生認為有利于知識的應用,且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P<0.05),說明案例教學法能有效地縮短理論與臨床的距離,有利于知識的綜合應用。

2.5案例教學法有利于促進教師拓寬知識面

案例教學過程中采用問答法,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解析,步步推進,啟發(fā)誘導,實際上,問答法是一種探討和辯論教學方法,即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各種具體知識,而是通過問答、交談、爭辯、誘導或暗示,把學生導向預定的結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不斷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應用適當的教學技巧,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學雙方的溝通;最后還要思考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歸納總結。所以,教師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組織能力。

3小結

第6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契約教學法;高職;護生;外科護理

0引言

目前,高職護理學生較多,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欠佳,表達溝通能力有待提高,相比之下,學校實訓教學資源匱乏,不能因材施教,使得護生的實訓教學達不到最好效果。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家Knowles[1]認為“學習契約”是一種師生之間的學習協(xié)議書,是基于成人學員之間明顯的個體差異性而幫助學員組織并實施其學習活動的技術手段。契約學習已被廣泛應用于歐洲及北美等許多國家的大學中,在國內護理教育中的應用較少,高職護生的應用未見報道。為了更好的解決以上問題,結合學校、教師及學生特點,我校對《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采用契約教學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高職護理三年級學生中挑選190名女生進行對照實驗,其中實驗組94人,對照組96人,學生年齡、基礎課成績、專業(yè)課成績經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教學方法

由96名成員組成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即教師根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標準,將規(guī)定的實訓內容以案例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回答,教師點評的方式進行,之后書寫實驗報告冊,或者將實訓操作教授給學生,學生練習后考核。實驗組采用契約教學法:即教師向護生闡述契約學習和小組教學法的學習理論及實踐背景,制定契約的步驟和師生之間雙邊要求。將具備不同素質特長的學生平均的分配到各組,每組6人,并設小組長。具體過程(見圖1)為:①診斷學習需要:教師首先提供一份《外科護理學》實訓課程內容的目標學習計劃,與學生共同探討該計劃的形式和內容,要求學生每組按照個人需要設定學習目標,并形成書面內容遞交給教師;②確定學習目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匯總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結合課程標準、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針對性的調整學習目標、學習計劃以及學習內容,繼而將學目標細化為可執(zhí)行的小目標,形成簡明扼要的書面語言讓學生參照著去執(zhí)行。③確定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④確定完成日期;⑤決定完成目標的證據;⑥選定評價證據的工具與標準;⑦教學雙方共同商討學習契約;⑧履行學習契約;⑨評價學習活動。

1.3評估方法

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形式進行效果評估。①理論成績:將實訓重點內容以紙質試卷形式進行測驗,總分為50分。②實踐成績:每組根據所給案例,提出護理診斷,角色扮演模擬術前及術后護理措施,總分20分。換藥、穿脫手術衣及外科洗手為必考的實踐操作,總分30分。③教學滿意度:對教學方法是否滿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兩組學生滿意度采用χ2檢驗。

1.5研究思路、過程(見圖2)

2結果

2.1兩組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的比較見表1。

2.2兩組教學滿意度的比較見表2。

3討論

3.1契約教學法

契約教學法是通過建立學習契約(LearningContract)來組織教與學的學習方法。從本質來講,契約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的需要及目標為主導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基于成人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指導其合理規(guī)劃學習目標和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經驗為基礎組織教育活動。它取代了傳統(tǒng)教學導向和以學科為基礎的體系,根據學生的需要去組織與實施教學計劃。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導地位。也就是說,在契約教學法中學習者負擔大部分的責任[2]。Tompkins[3]認為契約學習過程是一個連續(xù)的、可以再次協(xié)商的工作,是由師生共同達成的,強調學習者的決策活動與目標有關的自我決定的相互關系。學習契約是師生之間為了某課程的教與學及其所達到的學習效果而達成的書面協(xié)議,協(xié)議中約定了學習者的目標、達到目標的方法和策略、學習活動進行的時間、完成活動的證據以及確認這些證據的標準度[4],是組織、實施、監(jiān)測和評價學習活動的依據[5]。從法律角度來講,學習契約雖然是師生之間訂立的一個不具備法律效力的書面協(xié)議,但它是個體化學習計劃的有效載體。它規(guī)定了師生的責任、學習資源以及活動方式,明確了學習目標、效果評估等重要內容,并且也針對違反契約的行為明確了懲罰措施,雙方簽字即可生效[2]。

3.2契約教學法提高《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成績、提高教學滿意度

在傳統(tǒng)實訓教學中,教學內容是教師根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標準、臨床需要選定的,教學目標依據中等學生學習水平設定,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教師難以做到因材施教,部分學生因基礎薄弱,課堂上不懂的知識越積越多,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成績不高。契約教學中,以“乳癌病人的護理”為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有小組篩選出“自我檢查”是實訓教學中掌握較為薄弱的知識點,善于表演的同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小組強化,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學習效果評價;也有小組認為臨床表現極難掌握,卻喜歡編寫案例,于是采用編寫臨床表現的案例的形成完成此任務。在“穿脫手術衣”操作中,有學生認為穿的幾個先后動作容易忘記,于是以小組為單位,編寫操作口訣,并集中練習相關動作。在契約教學中,學生找出自己的薄弱點,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強化、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考核,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了知識,理論及實踐成績、教學滿意度均有提高。在《外科護理》實訓教學中應用契約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教學滿意度。但是要達到較好的效果,需要占用一定的課前時間,需要師生共同配合。同時,因學生需求不同,側重的學習內容不同,教師工作量較大,要求教師對課堂具有較靈活的掌控能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兩名教師搭配上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KnowlesMS.OnUsingLearningContract[M].SanFranciso:Jossey-Bass,1986:45-200.

[2]馮立民.契約學習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探討與實踐[J].護理研究,2005,19(8):1592-1593.

[3]TompkinsC,McGrawMJ.Thenegotiatedlearningcontract[M].In:BoudD,ed.Developing,studentautonomyinlearning.London:Kogan,1988:172-191.

[4]劉業(yè)惠,杜紅霞.契約學習法在護生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14):77-78.

第7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 情緒管理 護理專業(yè)學生 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84

Abstract Psychology of emotions as a noun, has in recent year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focus, moo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eople's learning and productivity.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compared to other students, learning and employment pressures facing bigger, if not timely adjusted its status will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emotio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On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students of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eview.

Key words emotion management; nursing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情緒(Emotion)是指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是否滿足主體需要的反映。①簡言之,情緒就是人在生活、工作或學習中產生的各種積極或消極的情感體驗。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作為一種驅動力,它們都可以驅動個體從事活動,從而影響人的活動效率。

情緒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是通過研究個體乃至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知、引導、協(xié)調及控制,充分激發(fā)并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力,培養(yǎng)其駕馭情緒的能力,使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由此來提高個體及群體的活動效率。②

1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情緒特點

近幾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下,高職院校辦學規(guī)模逐年擴大,高職生群體數量逐漸增多。我國高職生大多處于18~22歲這個年齡段,在該階段,其生理發(fā)育接近成熟,已具備了成年人的各項生理功能,但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主要表現為經常出現莫名的煩惱,不擅于控制并調整自己的情緒,導致情緒起伏不定,情感體驗豐富、繁雜。③④長期持續(xù)的不良情緒勢必會影響高職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各個層面,甚至危害高職生的身心健康。⑤而護理專業(yè)高職生與其他專業(yè)的高職生相比,學業(yè)和就業(yè)壓力更大,更承受著今后進入臨床工作后高強度的工作及緊張的護患關系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因此,應加強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研究。

2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通過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個體能夠主動調整情緒狀態(tài),有意識地形成積極、健康的情緒體驗,科學地宣泄情緒,自覺克服并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⑥高職護理專業(yè)的學生是臨床護士的后備軍,踏上工作崗位后將長期從事一線臨床護理工作,不僅要面對繁雜的專業(yè)事務,還要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若在此過程中被不良情緒所左右且無法排遣,不但影響護士的工作效率,還會因與病人之間溝通不暢而誘發(fā)護患矛盾,進一步惡化不良情緒。因此,掌握合理的情緒管理方法,有效地調控、宣泄不良情緒,提高護生情緒管理能力,意義十分重大。

3 情緒管理的現狀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緒智力”的基礎上衍生出“情緒管理”的概念,認為正確運用情緒管理能使人們在緊張的狀態(tài)下保持冷靜,面對挫折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并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huán)境,適時尋求機遇,從而有效率地學習和工作。⑦⑧⑨丹尼爾?戈爾曼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也引起了醫(yī)藥衛(wèi)生界專家學者的重視。Victoroff⑩等對凱斯西儲大學口腔醫(yī)學院所有三年級、四年級、見習與實習期的的學生進行了情緒管理現狀研究,結果顯示:入學考試及各科成績的優(yōu)劣對學生臨床工作的幫助并不大;鑒于醫(yī)療護理工作是一門需與他人交流的學科,情緒管理能力越強的學生,其臨床工作表現越佳。

在國內,情緒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諸多成果。陳偉偉 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表現欠佳,有待進一步提高。而另一項針對醫(yī)學相關專業(yè)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的研究結果顯示,調查對象的情緒管理能力處于中等水平。 汪慶等 認為,醫(yī)學生控制消極發(fā)泄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好,但是當遇到情緒不適時,采取行動積極補救、尋求外界支持的能力較差。張琴等 對高職生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高職生認為負面情緒對自身產生了嚴重且持續(xù)的影響,但他們卻無法正確應對。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專門針對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還較少。

4 對策

4.1 引導高職護生合理認知情緒

情緒無所謂好壞,只有積極、消極之分。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理論, 產生情緒的來源是個體的想法和觀念(B),只要個體能夠改變對誘發(fā)事件(A)的想法和觀念,那么就可以改變情緒(C)。例如,一位成績很優(yōu)秀的學生,因一次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郁郁寡歡,甚至感到前途無望。在ABC理論看來,考試成績不佳并非導致他消極情緒的直接原因,而是他凡事追求完美,一次失敗即意味著前途盡失的想法。因此,當學生產生焦慮、悲觀等消極情緒時,應當從引發(fā)該不良情緒的誘發(fā)事件入手,改變學生對誘發(fā)事件的想法,從而避免消極情緒的進一步發(fā)展。

4.2 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

首先,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及時了解自己對某事的主觀感受,為下一步表達并調試自身情緒打下基礎,與此同時要及時覺察他人的情緒,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其次,要合理表達情緒,盡量采用陳述客觀事實的語言,避免摻雜主觀性或指責性的詞匯來表達情緒,必要時積極補救,采取行動改變情緒狀態(tài);最后,高職護生面對學習、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可以嘗試用ABC理論、向他人傾訴、轉移注意力或放聲大哭等方法來釋放,緩解情緒壓力。

4.3 加強對高職護生心理狀況的關注

從高職護生的情緒特點著手,除開設護理心理學、護理與人際溝通等課程外,有針對性地開設情緒管理課程,調整自身情緒,培養(yǎng)與他人協(xié)作解決沖突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鑒于部分學生抱有“精神有問題的人才找心理醫(yī)生”的錯誤觀點,應加強學校心理咨詢網絡化的建設,必要時進行團體輔導,讓學生在團體互動中調試自身情緒,培養(yǎng)駕馭情緒的能力,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注釋

① 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0.

② 林恩?克拉克.救助情緒[M].姚梅林,龐暉,姚楓林,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34.

③ 解小青.大學生情緒管理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1.2(6):82-84.

④ 王飛飛.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⑤ 孟佳.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問卷的編制[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

⑥ 劉英.高職學生情緒管理探析[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1(4):41-43.

⑦ Goleman D.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Bantam Books,1998.

⑧ Mayer,J.D.,Dipaolo,M.T&Salovey,P.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H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0.54:772―781.

⑨ Mayer,J.D.&Salovey,P.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Salovey & D.Sluyter(Eds)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M].New York:Basic Books,1997:3-31.

⑩ Victoroff Kz,Boyatzis RE,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dental student clinical performance? [J].J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13 Apr.77(4):16-26.

陳偉偉.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初步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1:34-36.

李文琪,李長仔,張盼,等.醫(yī)學相關專業(yè)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3):433-436.

汪慶,陳莉,唐聞捷.醫(yī)學院校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情緒智力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1.24(6):83-85.

張琴,韓淑英,楊少禹.高技能人才與高職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27(2):60-62.

第8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中職教育 高職教育 有效 銜接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職業(y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認為: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主要內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類型和層次結構科學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高職教育、拉動中職教育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①國內中高職教育的銜接已進行20多年,取得一些進展,如何繼續(xù)做好中高職教育銜接問題,仍是當前職教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

有效、銜接的概述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fā)展,人們明確地提出,教學也是科學。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有效教學就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②

“銜接”的概念,解釋為“事物之間的連接”。本文所指的銜接是指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課程設置、教師師資水平、教育教學方法、學制安排等方面密切配合、相互連接、相互促進的過程。

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中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中職教育存在許多與高職教育不相適應的因素,影響和阻礙著中職和高職教育的有效銜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中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高職銜接不適應。中職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實用型初級技術人才。學校注重對學生醫(yī)學臨床實踐操作技術的傳授、訓練,以及未來就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出現了輕基礎、重專業(yè);輕理論、重實踐;輕理解、重操作的現象。③只要求學生應該怎樣做,學生卻不知道為什么應該這樣做,培養(yǎng)出的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學生很難適應高職更廣、更深的理論學習和更高層次技術傳授的基本要求。

2、中職課程設置不利于與高職銜接。中職在課程設置上以專業(yè)課、實踐課為主,文化課進行了適當的刪減,特別減少了是與專業(yè)聯(lián)系不密切的課程。文化課和基礎理論課的開設完全圍繞專業(yè)而進行,沒有注重學生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繼續(xù)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3、中職生文化知識不適應高職的要求。我省中職護理專業(yè)雖只招參加中考的應屆學生,但由于招生錄取分數低,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即使想上高職,也無應考的知識和能力,造成中高職難以銜接。

4、中職教育的發(fā)展落后于高職教育。由于中職學生入學門檻低,導致中職學生生源質量差,對學習感到失望而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流失。中職學生中出現的厭學與流失現象,使得中職學校正常的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計劃難以實現,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降低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影響和制約了中職教育的健康發(fā)展,使中職教育的發(fā)展明顯滯后于高職教育的發(fā)展。

高職教育的現狀分析:

1、教學形式銜接,實際效果脫節(jié)④。

高職教育和中職教育都是圍繞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市場需求設置專業(yè),因此出現高職教育和中職教育專業(yè)設置相同或相似、培養(yǎng)目標所針對的崗位或崗位群相似的情況。如何體現高職教育是中職教育的高移,如何使已有一定專業(yè)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中職畢業(yè)生提升理論知識、職業(yè)技能和就業(yè)能力呢? 遺憾的是大多數高職院校由于生源主要以招收普通高中畢業(yè)生為主,加之受到傳統(tǒng)高等專科學校教學模式的影響,或是受教師資源、教學設施等因素的限制,對普高生源和中職生源不加區(qū)別,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和培養(yǎng)方案,造成高職和中職教育的實際脫節(jié)。

2、教學計劃重復,實踐能力沒有明顯提升。教學計劃銜接的程度直接關系到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程度,但現有中高職分離的教學計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重復,據統(tǒng)計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相類似專業(yè)的教學計劃重復率在30%左右。這種重復主要存在于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中。致使中職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時,很多課程又從頭學起。

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

1、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銜接

中職與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是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實際夠用為原則,“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技能型人才。通過護理專業(yè)中高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銜接,完成中職教育本身的就業(yè)目標外,還增加中職的升學任務。努力推行“雙證制”,采取階梯遞進的形式,即中職教育要求的護理學資格證書定位于初級,高職教育(尤其是中職升高職的學生)應定位于中級以上。⑤使高職教學在理論、知識與技能三條主線方面都比中職上一個臺階,使畢業(yè)生具有更高的職業(yè)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

2、課程的銜接

中高職銜接核心問題是課程的銜接,職業(yè)教育作為定向教育,專業(yè)理論和操作技能的銜接更為重要。為適應中職生就業(yè)和升學兩種目標,在中職護理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可采用“寬基礎、活模塊”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既有一定的基礎理論,又有較強的職業(yè)能力。如中職護理專業(yè)刪減了化學、物理、政治課程,增加了語文、英語的深度,提升學生素質同時利于備考高職。在高職課程設置上用“因材施教、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⑥如把高職護理專業(yè)的《護理倫理與法規(guī)》《護士人文修養(yǎng)》《護理管理學》《護理心理學》整合到一起,即:《特殊職業(yè)素質教育》,使高職教育既有針對性,又減少與中職教育低層次的重復,節(jié)約教學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師資隊伍的銜接

引進人才,加強培訓,提升素質,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數量和比例,教師既是“老師”又是醫(yī)院的“護士、護師”,使中高職學校擁有一支合格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4、教育模式的銜接

開展多種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向上流動的渠道和能力,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學、怎樣學,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學會學習(甚至終身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⑦⑧

5、其他方面的銜接

加強實習實訓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適當調整學制,把中職原來的“2+1”變?yōu)椤?.5+1+0.5”,利于資格證書考試的復習準備,也利于中職升高職的考前準備,完善職業(yè)教育體系。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用愛心去點燃學生心中的激情和希望。⑨

護理專業(yè)中高職教育銜接是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層次的銜接,重要的不僅是知識的銜接更是職業(yè)技能的銜接,真正做到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邢暉 有效探索中高職銜接“入口”和“路徑”[N].中國教育報,2010,12,17。

[2]董學榮 有效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十二五’重點科研規(guī)劃課題,2010,10。

[3]王武林 單松齡 對中、高職教育專業(yè)銜接的對策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12。

[4]楊黎明 中職教育與基礎教育、職業(yè)培訓、高職教育相銜接的課程體系理論框架模型研究[J].職教論壇,2006,4。

[5]侯銀海 談職業(yè)院校模具預備技師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J].河南職業(yè)技術學報,2009,3。

[6]銀清華 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銜接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8,3。

[7]余祖光譯 學會做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第9篇:護理心理學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 門診患者 心理問題 措施

門診是醫(yī)院面向大眾的窗口,展現了醫(yī)院服務質量與醫(yī)護人員的精神面貌,是患者求醫(yī)治病的第一站,護理質量高低直接影響醫(yī)院的聲譽和形象。是患者集中就診的場所,涉及面廣,流動性大,來往人員復雜,其工作的性質和特點也是醫(yī)患矛盾的多發(fā)點,就診時產生的心理反應具有差異性,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和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動,積極為其排憂解難,對其做好心理護理和撫慰,讓患者更好地配合,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并得到最好的效率。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門診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探討。

常見的心理問題

恐慌,緊張的心理:格外突出,表現為緊張煩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由于患者的社會背景,文化素質和個人經歷等差異性大,對醫(yī)院診治流程不太了解,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知識了解不多,他們又急于了解病情又害怕結果。還有些患者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患病,害怕會造成嚴重甚至惡化的后果。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發(fā)熱門診的患者由于被隔離留觀,他們的社會角色發(fā)生轉變,正常工作以及學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工作,學習,生活秩序被打亂了,同時又擔心在發(fā)熱門診會被傳染上甲型H1N1流感,因而普遍存在著焦慮情緒?;颊呒扰聜魅窘o他人,又存在自身被診斷為甲型H1N1流感后對治療與預后的強烈恐懼,同時還伴隨一些諸如影響工作,學習以及責任感等復雜心理狀態(tài),導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療及消毒隔離,急于離院,焦躁反應較重的患者同時多伴有軀體癥狀,如心跳加快,頭暈,入睡困難等[1]。

顧慮,心存疑慮的心理:在病情反復或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開始懷疑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水準。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感到擔憂。他們一般聽不進別人的安慰,情緒非常敵視,總是懷疑被誤診,用錯藥,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總以為意外可能會發(fā)生在他們的身上[2]。擔心醫(yī)療費用過高,害怕失去生活能力,成為家人包袱,害怕進行手術留下后遺癥等,顧慮重重。另外,患者對某些檢查或設備存在疑慮,環(huán)境的改變及與醫(yī)生護士不熟悉,使得患者就診時感到孤獨,害怕,不安[3]。擔心自己被忽視,得不到和其他患者一樣的診治。

害羞,自卑心理:艾滋病,婦科病、性病等近年來屢見不鮮,這些患者以女性居多,特別是女性生殖器有疾病時,一些患者不愿對醫(yī)生真實反映病情,遮遮掩掩,而耽誤治療,延誤病情。

急于求好的迫切心理:很多患者缺乏疾病的轉歸知識和醫(yī)學知識,馬不停蹄的求診用藥,恨不得立竿見影,馬上收到療效成果。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差從偏遠地區(qū)來求醫(yī)的患者,不想在醫(yī)院停留時間太長,只求盡快找上一個好醫(yī)生,快點把病治好,節(jié)約開支,爭取早就診、早治療、早離院。及時治療還是患者首當其沖的愿望。此外,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態(tài)度比較敏感,醫(yī)護人員的言行舉止、精神面貌,待人接物的情緒變化等對患者及家屬都可能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心理影響。

應對措施

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營造輕松寬敞,溫馨的就診環(huán)境。由于患者初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對病情的不了解,護理人員首先主動熱情接待患者,以溫和愉快的語言,真誠親切的問候以及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關懷患者,視他們如親人,幫助他們盡快適應醫(yī)院嚴肅緊張的環(huán)境。尊重患者及家屬,給予正確引導,合理疏導患者的情緒,逐漸減輕其緊張恐懼的心理,取得相互信任與合作。在做檢查時,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說明檢查目的及治療意義,打消其對設備的不適感及排斥感,較快適應治療過程。另外,護理人員的肢體語言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可以向患者示范和展示如何使用設備和醫(yī)療器材來進行治療,消除患者對治療的后顧之憂。

訓練精湛的操作技術:護理人員具備有專業(yè)基礎知識外,還應加強崗位責任感,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掌握常見病、多發(fā)病、季節(jié)性疾病的預防治療,并能及時處理一些病情突然變化的患者,在引導患者時能提出正確的建議。護理人員顯示出良好的職業(yè)操守,才能讓患者看到未來充滿著希望,心情開朗,擺脫治病時不愉快的情緒。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必須嚴格執(zhí)行,準確到位,動作嫻熟,還應做好治療前的說明解釋工作,向患者宣教治療目的,方法及注意的問題,這樣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以達到治療目的。

具備敏銳的應變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護理人員應具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運用細心的判斷能力,觀察出患者需求,根據不同的心理要求去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對于經濟條件差的患者,首先表示同情和關心,及時向醫(yī)生反映,協(xié)商,依照病情和具體情況來控制費用,減輕負擔。尤其是遇到特困患者,符合條件者,在不耽誤病情,不延誤治療前提下減少不必的檢查,使用價位較低的藥品,幫助其解決治病的困難。對一些疼痛難忍的患者,護理人員要聽取他們的訴說,不能謾罵怠慢患者,細心的向其說明疼痛的機制,敏銳的觀察患者的反應,耐心的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時可以經常詢問患者,與其交流溝通,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覺。護理人員理解與關愛的態(tài)度,能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需要手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依據其文化素質和社會背景用恰當的語言做好解釋和宣教,用適當的話語交代清楚手術前患者應準備的工作。簡單介紹手術過程及護理方式,使患者放心接受手術。遇到就診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科的患者,應安排同性別的醫(yī)生診治,對女性患者進行查體或類似檢查時,注意為其做好遮擋,使患者有安全感,從而放心治療。對年老體弱,患兒,以及重病患者,應優(yōu)先安排就診,給予體貼的照顧,同時還應做好其他候診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

醫(yī)護人員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文明禮貌的舉止,輕捷準確的操作,高速優(yōu)質的效率服務于患者,給其帶來安全感,信任感,舒適感和親切感,可減少和避免患者來就診時所產生的急躁不愉快情緒,解除患者不利的心理問題,積極配合治療,保證疾病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此外,密切觀察候診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應急、突發(fā),搶救等各項準備工作,也是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必要職責。

討 論

我們所提倡和要求的“待患者如親人”、“優(yōu)質服務”等等,不僅是個服務態(tài)度問題,而是一種治療手段。患者從醫(yī)護人員那里獲得的不只是手術,治療,打針,服藥等處置,還獲得了同情,溫暖,鼓舞和信心,促進了身體的康復,從而促進了人類身心健康,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要治愈患者不能單純靠藥物和其他技術手段,心理護理顯得極其重要。

護理人員要善于發(fā)現患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特征,根據不同的心理反應,分別給予相應的心理安慰,鼓勵,支持,巧妙的暗示,疏導,使患者面對現實,保持樂觀的情緒。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以高度的責任感了解和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幫助患者調整心態(tài),以減輕或消除患者心理障礙和痛苦,幫助其建立起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從而樹立和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護理人員只有掌握好門診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應對措施,才能提高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的綜合性門診服務質量,才能真正做好“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整體護理。

參考文獻

1 柳英,王遠芬.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發(fā)熱門診留觀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吉林醫(yī)學,2010,31(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