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英語語法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語法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語法一詞,顧名思義,就是關于語言的法則和規(guī)律,學生只有掌握了英語知識中統(tǒng)一的規(guī)則,才能在應用時不犯錯,準確自如地學習英語知識;其二,語法知識的學習直接影響到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關注對學生交際能力的訓練,反而忽略了語法知識,事實上語法學習也是語言學習中的一個主要部分;其三,基于語法是關于語言的規(guī)律總結,語法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準確的口語表達,同時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良好的語法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章思想,提高做題準確率。
2.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
結合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掌握語法知識并應用到實踐中。
2.1在相關情境中開展語法教學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通常是教師先給學生講解大量的語法規(guī)則,緊接著就為學生設定大量的習題訓練,學生只能在機械的做題過程中去死記硬背這些語法知識,長期下去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相關情境中開展語法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快速地掌握語法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選擇正確的語法教學方法
教師首先要明確的就是初中語法的學習不是通過機械、毫無選擇地做題來實現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歸納教學法和演繹教學法等正確的語法教學方法,并循序漸進地通過不同類型的經典習題對學生進行訓練,溫習語法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具體舉例:比如,在學習在以what開頭引起的感嘆句時,首先通過大量示范。hotday可以表達為Whatahotday(itis)!dryweather———Whatdryweather(wehave)!deliciousdumplings———Whatdeliciousdumpl-ings(theyareeating)!然后給出其它詞匯,要求學生嘗試說出類似的語句,并引導學生發(fā)現其規(guī)律:What(a/an)+adj.+n(.主+謂)!
2.3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實踐
初中英語新教材的教法改革_英語教學論文
第一,新教材不再是單純地以語法項目為主要脈絡來組織安排教學內容,而是根據交際目的需要,即考慮語音、詞匯、語法結構等要素,更考慮語言的功能,并使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方法上,徹底改變過去一言堂、滿堂灌的格局,以生動活潑的方法進行“聽、說、讀、寫、演、唱、畫”,寓教于樂。作為教師要真正發(fā)揮其主導作用,一改過去單純扮演的演講者形象,成為一名出色的導演。在課堂上可采用各種形式來組織教學,如分排、行練習,兩人小組練習,要輔之于各種手勢,并在教學不同環(huán)節(jié)起不同主導作用。講教學內容時,可扮演演講者;在進行語言操練時,又是一個組織和指揮者;在復習鞏固練習時,又是一個好幫手。總之,教學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正像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所說:“教是為了不教。”實踐證明,這樣做的結果,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于開口,不僅答問,還主動發(fā)問,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第二,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采用了循環(huán)式編排方式,類似的內容安排在幾個不同的教學階段,但它們逐步加深、擴展,大大加深了詞語的復現率,符合記憶、學習的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掌握。例如:第一冊出現了動詞一般時,在以后幾冊中還會不斷出現,但句型難度一次比一次加大,而且這些句型是通過有實際意義的情景介紹給學生的。學生通過反復接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正確地使用語言。再比如:有些單詞、詞組,第一次出現時,只要求二會(即聽、說)或三會(聽、說、讀),以后再出現時,要求逐步提高等等。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也要相應地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不斷重復、加深,直到最后掌握。
第三,舊教材對課文的教學,一般程序是:教單詞、翻譯、分析、講解、朗讀、背誦,大部分時間花在講解語言難點,其目的是著重學習語言知識。新教材則強調閱讀課文是為了培養(yǎng)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學習和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我們在講解新教材閱讀課文時,一般的程序是:先利用直觀教具教學部分生詞,讓學生帶著一兩個問題快速默讀課文,回答一系列問題;精講課文的語言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聽錄音、朗讀,圍繞課文進行各種口頭練習,如問答、看圖和幻燈復述課文,通過角色扮演復述全文等等,并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
1.巧抓重點,理順英語詞匯教學主次
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詞匯教學時要分清楚主次,將講解的重點放在重點詞匯上,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還能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學習《Wherewouldyouliketovisit?》一課時,涉及到tiring,educational,provide,sail,programming,Pacific,light,takeiteasy,fall,lively,touristy,wine,translate等重點的單詞和fascinating,touristy,consider,conve-nient,underground,general,pack,firm等拓展單詞,單詞數量很多,但是卻有一定的主次。重點單詞是本課必須要掌握的詞匯,包括詞匯的讀音、意思、用法和與相關單詞的區(qū)分等。拓展單詞是為學生的拓展提高提供的英語詞匯,以便供學生拓展學習使用。
教師要將重點單詞作為教學重點,并對詞匯的讀音、釋義、用法和區(qū)分等知識進行詳細說明,而對于其他單詞可以將其作為拓展學習內容。采用這樣的英語詞匯教學模式能夠理順好初中詞匯教學的思路和重點,節(jié)省英語教學時間和提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詞匯掌握水平。
2.創(chuàng)新方法,提升英語詞匯記憶水平
一、情景教學法概述
情景教學法,也就是說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從教學內容出發(fā),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形象的情景,學生在這種情景教學中能激感,并能完成教學任務。通常來說,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并符合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下,學生能在動態(tài)中接受知識,使其具有視覺感和吸引力,從而獲得良好的效果。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能夠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新知識。教師制作的課件,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真正地把握文章的內容。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文言文時,多數也是具有故事性,那么教師就不能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單純地為學生講述課文。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會較以前容易,同時學生在這種抽象的環(huán)境下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然而,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通過文本內容插入一些圖片和聲音,讓這種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其場景,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通過故事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是比較強的,通常也會對新鮮事物充滿幻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他們的年齡特征,對人物進行描述,并能使學生進入角色。學生在情感的體驗下,會對該人物的形象加深認識和理解,從而體會作者對文章寫作目的的認識。這種情景教學法,能使學生在加深對知識點學習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獲得全面的認識。教師在情景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編故事來吸引學生,但是這種故事一定要短小,只要用簡短的內容概括整個中心就可以,最主要的目的是引起學生對文章的興趣,這一點是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的。
(三)通過聲音圖畫和音樂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
在初中階段,枯燥的學習往往需要一點音樂和動感。在教學中,適當地加入音樂是有必要的,因為音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各種器官的帶動下,通過融入鮮明的形象,從而豐富他們的情感,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初中生來說,很多學生都喜歡玩游戲,這一點也可以加入到教學過程中,簡單的游戲可以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并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初中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學到很多知識,并將語文知識和游戲相結合,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的重要方式,這也是有兩面性的。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運用不當就會是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情境創(chuàng)設要適度,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首先應該適度,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在開展情景教學時,要有明確的目的,不能和教學主題相脫離,要將教學目標和語文自身的特征相結合,不能單純?yōu)榱俗非笄榫敖虒W。同時還要將情景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對于基礎性的知識,要能在具體情景中發(fā)生,還能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二)情境創(chuàng)設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征
語文教學中的情景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認識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運用。因為學生的注意力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是和年齡分不開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同時既要有一定的難度,也要能符合學生的研究深度。在學生能理解知識的前提下,將問題的解決和語文概念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去適應情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
(三)情境創(chuàng)設中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以促進感情教育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應該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本著平等的態(tài)度去關心學生,才能達到師生心靈上的溝通,并將此提升到教學中。
(四)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明確的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法,一定要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進行,并能夠針對語文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按照每一堂教學,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內容。同時,還應該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他們的認識。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和行為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但是通過對學生的整體了解就可以進行把握,并能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7-0099-02
當今時代,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聯系日益緊密,英語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英語的學習。在初中英語的課程中,英語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1-6],越來越重要。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的語法進行的研究,指英語中語言的結構規(guī)律,包括詞法和句法。語法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內容,也是中考必考的內容。語言學家威德遜曾說:“沒有詞匯,你將無法表達;而沒有語法,像是一只無骨頭的雞?!闭Z言學家威爾金斯在《第二語言學習和教學》一書中明確指出:“對一種語言語法體系的習得依然是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法是獲得語言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手段,缺乏語法知識會嚴重影響交際能力。”由此可見語法教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詞匯是語言的原材料,而語法知識則是搭建這些原材料的結構框架,沒有語法,就根本沒有語言。語法滲透于英語技能訓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語法知識方面的欠缺,會阻礙學習者實際英語能力的發(fā)展。由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稱《課標》)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提出了相關要求,在實際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也面臨了很多的問題,本文立足于《課標》中的相應的要求,并結合筆者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并總結出了一些方法和對策。從而促進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更好的發(fā)展。
一、目前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僵化,語法教學形式單一。很多教師在英語語法教學中,仍然以講授為主,學生機械呆板地不停地記筆記。這種方法缺乏靈活性。致使學生學習死板且效率非常低,也不利于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墩n標》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要有利于學生優(yōu)化英語的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背踔猩殉醪骄哂姓n前自己搜集相關資料、閱讀教材和獨立學習的能力,而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這樣的教學方法難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培養(yǎng)想象力和自學能力。
2.有些教師對語法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交際法已成為我國目前中學英語教學的主流教學方法,很多青年教師為了使課堂氣氛融洽,過多地強調注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忽視對語法的學習,并認為語法的學習不重要。致使學生對語法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夠,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3.有些教師照搬教材,上課方式生硬。青島地區(qū)的英語教材,都是由(中國)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與(美國)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合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目標)英語。該該教材貼近生活,與大學英語教材相比,比較生動有趣。有的老師就生搬硬套教材。忽略學生特點、教學實際,這是不可取的??茖W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合理調整、整合取舍并且拓展編排教材,從而讓教材可以最大限度地服務于教學。并且,教師可以從電視媒體、網絡、雜志、報紙等多渠道發(fā)現收集資源,豐富課本的教材資源。
4.教學評價的片面化。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的準備、過程和結果的測量、分析、整理和價值判斷。
很多教師采用評價方式單調,基本是以考試作為評價的唯一手段。這樣使得評價的目的過于強調學生的評價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的對策
1.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思考生活,讓學生對語法學習感興趣,從生活中尋找到英語語法的源泉。
2.學校應注意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要增強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校應該注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讓教師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學校還應該加強學科的建設,加強對拔尖優(yōu)秀教師的重視程度。
3.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語法能力。語法教學目的是提高使用語言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掌握抽象的語法規(guī)則。語法知識指學習者掌握的語法規(guī)則。而語法能力指學習者在實踐中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
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記憶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以語法規(guī)則為標準,能在聽說讀寫過程中正確表達,以及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正確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學習的同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語法能力為核心,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水平。
4.語法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化?!墩n標》中著重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不是教師強迫學生學習,從而使學生被動地學習,學習英語語法知識同樣應該是這樣。在實際上課過程中,有很多的教學方法可以應用,比如,游戲法、師生角色互換、小組合作等。舉例來說,在師生角色換位法中,先讓學生自學,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搜集和本節(jié)課有關的資料,并對資料歸納總結,然后把這些資料拿給教師修改后,讓學生為其他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認真傾聽學生自己的講解。學生講解完畢,教師和同學們的共同評價。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保持學生對語法學習的新鮮感,使學生對學習語法感興趣。這樣既適應了《課標》提出的要求,又促進了教學的發(fā)展。
5.課外多進行英語閱讀。閱讀有助于學生在語篇中感知語法、理解語言。閱讀是一個培養(yǎng)語感的有效途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文體如故事、預言、童話或者詩歌等。材料應符合學生自己的能力水平。在閱讀過程中驗證自己已學過的語法,或利用所學語法來幫助理解文章意思,閱讀可以幫助鞏固深化語法,也是一種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
6.應采取多方式的語法學習評價。教學評價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適當的測試,既可以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效果。但語法學習的評價方式不應僅局限于做題目的正確率,還應對包括在他們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合作策略等非智力因素進行判斷。教師應該采用鼓勵性、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多角度評價學生,而不能僅僅用考試的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通過成績的評比,不僅激勵教師更好地教學,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還不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文指出了我們目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如教師教學方法僵化、語法教學形式單一、有些教師對語法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教學評價的片面化等。
針對這些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如:語法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化、應采取多方式的語法學習評價等。
參考文獻:
[1]劉斯婷.初中英語教學的情感化教學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4):200-201.
[2]徐曉鷗.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探討[J].海外英語,2011,(4):81-82.
參考文獻
[1]王婷婷.多元智能理論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研究及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卓麗華.運用游戲教學法構建中職幼師專業(yè)特色的英語新課堂[D].遼寧師范大學2011
[3]劉俊.語法翻譯教學和交際法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
[4]邵丹.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心理詞匯的調查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08
[5]朱廣瑜.文化語境與高中英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
[6]孫敏.新課改下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7]曹劍波.英語交際教學法與英語傳統(tǒng)教學法在初中課堂的結合與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8]孫麗娟.合作學習在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9]竇黎.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0]趙萍.高中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1]郝亦佳.中美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的案例研究及其對第二文化習得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10
[12]王璐.個體主義/集體主義傾向對成人英語學習者學習信念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3]黃金子.三語教育背景下的朝鮮族英語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4]朱瑩.雙重代碼理論在中專英語情景對話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5]劉秀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6]康丹華.大學英語四級測試中同義詞的研究及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09
[17]劉靜.個案研究:探索有效利用電影提高跨文化意識的途徑[D].遼寧師范大學2009
參考文獻
[1]陸婷.應用語言學學術語篇三詞立場詞塊對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楊慧.詞塊運用與大學英語寫作水平關系的個案研究[D].延邊大學2010
[3]何濟生,王家云.“過程習作法”簡介[J].國外外語教學.1996(04)
[4]李燦.詞塊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3
[5]王錦霞.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的介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04)
[6]張艷紅.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動態(tài)評價體系建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01)
[7]王永林,卞永成.教師介入對提高學習者自主性的作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6(05)
[8]江慶心.論教師介入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J].外語界.2006(02)
[9](美)傅丹靈,王志軍,著.如何教寫作[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0]劉英賢.詞塊教學對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影響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
[11]龔成紅.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在不同文體寫作中詞塊變體運用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
[12]張素君,葉華.學生作文構思過程的教學干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07)
[13]儲愛華.詞塊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14]孔昭莉.中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寫作中的詞塊使用發(fā)展模式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
[15]張攀.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中詞塊使用情況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
[16]況博群.詞塊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17]周瑜.中外英語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中的高頻四詞詞塊對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18]膝春紅.英語語法與寫作--對美國堪薩斯大學中國留學生英文水平的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04)
[19]SusanBosher.ThecomposingprocessesofthreeSoutheastAsianwritersatthepost-secondarylevel:Anexploratorystudy[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998(2)
參考文獻
[1]趙娜.真實性理論下對等師生關系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郭俊娜.關聯理論對主持人話語解釋的有效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劉海英.習語的認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4]盧思函.概念整合理論下英漢新詞的語義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5]宋丹妮.大學英語教材真實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6]李旭新.現代英語和漢語中名動轉類詞現象的認知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2
[7]田楊.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8]馬龍玉.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9]張鐘予.澳洲原住民夢幻敘事語篇《卡彭塔利亞灣》連貫性解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0]豈宇光.概念合成理論視角下廣告語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1]王成偉.減負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作業(yè)布置的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2]高芳芹.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中國家庭圖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3]吳佳麗.合作學習在農村高中英語練習課中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4]鄭麗華.框架理論視角下的婉約詞英譯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5]孔祥雯.概念合成理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6]李成瑗.四維文化智商理論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應用及其對跨文化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7]董鑫.標記象似性和框架理論在言語幽默分析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8]張婉音.真實性課外活動對大學英語教學反撥作用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19]尹宏博.關聯理論視角下形容詞詞義不確定性的詞匯語用充實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0]郭蕊.概念整合框架下澳大利亞英語特色詞匯產生的認知機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1]劉妍.VOA在線聽寫系統(tǒng)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聽力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2]張琳琳.語言教學真實性原則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3]韓蕾.標準澳大利亞英語土著借詞的詞義變化解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2
論文摘 要:本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試行》為前提要求,從課堂導入方法,如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深化興趣教學法三個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語的教學方法,提出了獨到的個人見解,供廣大初中英語教師一起探索。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試行》的頒布和逐漸深化,教學法也應隨新形勢新要求而有相應的調整,改進。下面從三個方面來深入探討。
一、獨辟蹊徑的課堂導入法
1.教師為主導的導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導演”的作用,通過教師主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調控課堂教學的進程。學生通過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從而自然地進入到新知識點的學習過程當中。
2.詞匯背景知識導入法最適用于閱讀課教學,當然寫作課也可采用。詞匯是語言這座大廈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任何詞匯都是音義結合的實體單位,并在語句中充當一定的句法成分。比如:A black hen lays a white egg.字面意思是“黑雞下白蛋”,理解意義可以是“丑婦生俊兒”或“世事無定”,而漢語中亦有“黑孩娶白妮兒”的說法。又如:He is not as green as he’s cabba-gelooking.(他雖年輕但不是不懂事。)如果不懂中西文化的相通與暗合,很難理解其中的寓意。這些詞出現在閱讀短文中時,一定要教會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因此,在閱讀課教學中,詞匯背景知識導入法很實用,能讓學生知道詞除了詞義本身外,還會在特定語境中產生聯想意義。這對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本義有著深遠的意義。
3.語法背景知識導入法適用于寫作課和語法課教學,因為英漢民族在思維上的差異造成了在同義表達上采取不同句法形式的現象。漢語語法呈隱含性,英語語法呈外顯性;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漢語重動態(tài)、人稱、主動、簡單,英語重靜態(tài)、物稱、被動、復合。漢語無形態(tài)變化,只有靠語序和虛詞來表示各種語法關系、動作的先后順序與語序對稱。通過這種導入方式,學生會特別注意句子結構、句子的正確表達、語法的正確運用。這是我們在寫作和語法教學中非??扇〉囊环N導入方式。
二、加強并提高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和自學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和自學能力才能在進一步學習和運用外語時繼續(xù)提高,才能在遇到新問題時能夠鉆研并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自學能力比獲得外語知識似乎更具現實和長遠的意義。特別提倡“啟讀練知結”相結合的原則。啟就是啟發(fā),以此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讀就是閱讀,是關鍵所在。閱讀重在理解,不僅是文章整體與細節(jié)的理解,還有詞的理解。練就是練習,通過不斷的練習,提高閱讀的能力,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知就是知曉結果,也就是得到答案,是對閱讀訓練效果的檢驗;結就是總結,概括全貌,使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整體化。這五個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互相練習,是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教學手段。 三、要深化興趣教學法。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情境教學法是興趣教學法的最好體現。比如在學習一些實際事物詞匯的時候,如牛奶、橘汁、梨汁、香蕉、面包之類的詞語,就可以設計多個場景來講解和練習。場景一即顧客與商家的買賣過程,場景二即就餐者與餐廳侍者之間的服務與被服務過程。通過類似的對話練習,可以使學生輕松掌握詞匯,并掌握相關會話。
2.游戲教學是興趣教學法中的經典之作。比如教授詞匯知識的時候,可以用比劃猜詞的游戲來鞏固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又如講授課文知識的時候,可以用小組競爭游戲來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在平時小測驗的內容上,也可以適當有興趣題目的出現,比如填字游戲或者猜謎游戲等。
3.開辟第二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我經常利用教室讓學生舉辦英語角、英語專欄,從報紙雜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語、謎語、笑語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加以改編,然后讓他們舉行故事會、游戲、對話比賽等節(jié)目。要求學生們都積極準備,踴躍參加,讓他們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感到其樂無窮,而且印象深刻,經久不忘。
總之,英語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針對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對策。但是,教好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活學活用,不僅是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師們的共同追求。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推行和發(fā)展,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課堂講解的方法也由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變?yōu)檩p松有趣、豐富多彩的游戲式、啟迪式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英語教學的效果。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談談中學英語語法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策略。
一、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分析
新課改從提出到逐步實現已經進行了很久,但是,由于對新課改理念的錯誤理解,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部分地區(qū)受教學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新課改理念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
我國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特點大致可以總結為“四重”和“四輕”:重知識傳授,輕技能訓練;重書面練習,輕口頭練習;重語法分析,輕語法使用;重掌握規(guī)則,輕實例運用?!八闹亍焙汀八妮p”問題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傳統(tǒng)教學上語法翻譯占統(tǒng)治地位,二是對語法教學的片面理解,三是各級英語考試在語法方面摳得太細、太死。
英語教師對語法知識了如指掌,課堂講解駕輕就熟。但是,仍有許多教師抱怨雖然語法知識講解透徹詳盡,但是學生依然不能熟練運用語法知識,在考試中“望題卻步”。分析主要原因是語法內容枯燥、呆板、乏味、單調,語法課氣氛沉悶,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低下。
二、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策略思考
1 語法教學的幾個特性
(1)多樣性。語法教學的多樣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相同的語法內容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教學,二是不同的語法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2)層次性。一個語法分類有很多內容、很多條規(guī)定,語法教學要由淺入深、一步一步教學;
(3)交際性。語法規(guī)則是語言的一部分,是需要用來交際的;
(4)思維性。思維性指語法教學和思維訓練的結合。一種語言的語法結構,特別是語序,實際上體現了使用該語言的人的思維邏輯;
(5)目的性。有了目的,才有學習的方向和動力。
英語教師在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要讀懂、熟知語法的這五個特性,以五個特性為標準,結合語法的實際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法教學效果。
2 設置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語言的學習需要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說過:“如果沒有語言情景,那就沒有意義,也不能代表什么。語言也只有在實景語言中產生?!彼裕瑢W生學習的知識需要在知識的使用中體現出來。學生的學習,必須要處于與學習內容相近或者相關的情境中。豐富的教學情境也會使語法教學處于一種靈活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促使學生在語法的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盡情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講到一般將來時的時候,如果只是單純講語法,學生會覺得枯燥無趣,教學效果肯定會不好。于是我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課堂情境: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讓學生聯想將來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中學生愛好幻想,對這一問題很感興趣,就會積極投入到對將來的想象之中,加入到對一般將來時的理解過程中。
3 集體糾錯,防止錯誤固化
一般情況下,由于我們的思維習慣的原因,發(fā)現別人的錯誤很容易,但是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卻很難。所以,我會把學生的作文分發(fā)給不同的學生相互批改,讓他們在相互批改的過程中發(fā)現錯誤,共同糾正。這樣,學生在修改別人文章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學習鞏固了語法知識,體會和領悟到了語法的運用技巧。除此之外,我們老師還可以自己先通覽所有作文,找出具有代表性問題的幾篇文章,通過多媒體將原文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再帶領學生逐句閱讀文章,共同找出文章中存在的語法錯誤,與學生共同改正。學生參與到糾錯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有效地防止錯誤固化現象。
4 讓教學回歸生活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中的經歷是語法教學的源頭活水。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告訴我,我會忘記;演示給我,我可能會記??;但讓我參與其中,我就會理解了。)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的內容大多數來自書本上的材料,這些材料因為范圍小、更新慢很難表現出真實的生活化場景,使語法和生活的紐帶被切斷,造成學生在語法運用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新課改下,語法教學要緊密聯系實際生活、貼近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學設計的制定要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使語法教學不再成為孤立的語法知識講授,而是注重學生利用語法知識來解決問題,最終回歸學生的生活。如我在復習定語從句時,就將這個語法現象依托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在交際中引導學生用定語從句輸出語言,語言鮮活生動,調動了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結語
新課改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而英語語法教學是一個多角度、多層面的綜合教學過程。所以,中學英語的語法教學要以新課標為根據,結合新教材的優(yōu)勢,吸收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優(yōu)勢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反復實驗、探索,總結出最高效的教學方法,實現新課改語法教學的目標,使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都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 銜接教學 策略
一、初高中英語教學的差異性
1.語言知識方面的差異
語言知識主要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初中階段三年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學會使用1500-1600個生詞,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而且詞匯的難度較小。高中要求學生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而且詞匯的用法多,拼寫上也加大了難度。就新人教版的模塊一來說,第一單元要掌握的單詞37個,短語19個;第二單元必須掌握單詞46個,短語6個,7個生疏的人名地名。初中英語學習是對語法知識膚淺的接觸,了解語法項目的最基本的用法和規(guī)則,多停留在感性層面,而高中英語語法強調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出發(fā),把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用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境中了解和掌握語法的表意功能 (教育部。2003,65)。
2.教材內容的變化
初中英語教材形象直觀,課文篇幅較短。高中教材涉及面廣,依托一定的背景,課文篇幅長,內容結構較復雜,長句多。
3.學習主體特點的變化
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較快,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愿意積極參與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模仿,進行大量的訓練。高中生具有比初中更強的獨立性,具有相對較高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在課堂上一般比較愛理性的思考,比較安靜,有的學生甚至不愿意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劉祥樹)。
二、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策略
1.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整合和簡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開學初,英語教師要多途徑地了解學生,包括所帶班級學生的男女比例、學生來源、本屆所招學生的特點。而且通過開學報到時與學生及家長的接觸中了解學生更多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備課時,盡量預設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有聯系的教學語境和任務,讓學生在心理上消除陌生感,自然地盡早適應新的高一學習及環(huán)境。
2.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做好語言基礎知識方面的銜接,尤其是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的銜接
高中英語教學詞匯量大,句型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盡量讓學習是循序漸進的,在學生原有基礎上找到支架的起點。
2.1重視詞匯這一基本環(huán)節(jié)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經過初三緊張的沖刺和長時間的假期生活,大多數學生對高一的學習在心理上重視不夠,表現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缺乏主動性學習和刻苦鉆研的意識。這種狀況不能進行及時的引導,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筆者在平時教學中,盡量保證所學詞匯的復現率和語境化。除了用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例句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的英語諺語來增強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效果(龐公平,2010),所編語境的內容能幫助解決學生的一些困惑或是對班級、學校情況的介紹。筆者針對所在學校住校生多,而且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初中沒好好努力導致沒能考上較理想的高中,自己在中考成績出來后心懷遺憾。在第一單元Friendship學完后,學生已經在學校住了一周,在住校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與家長的關系,特別是家長平時對自己的幫助有了一定的思考。筆者在周五的教學中給學生聽寫的內容是:I should not have ignored my mother's feelings and thoughts.Now I feel a bit upset and I must calm myself down because I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my future and get my dream realized.
In future I will be good to my mother and do the following things:first,I often help her with housework,especially walking the dog.Second, I will not cheat in the examinations.Third,I will never forget that I will be upset without her help and I believe that I will work hard with my classmates and my teachers 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注:斜體字部分是本單元的重點單詞和固定搭配)在聽寫的過程中學生對所聽寫的內容--與家長的相處、家長對自己的幫助和對自己的過去能進行反思,從而能體會家長的辛苦,琢磨自己的責任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只要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他/她一定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和計劃,積極努力上進,自然,記單詞就會成為他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2.2 真實、鮮活的語法教學
語法是語言構成的內在規(guī)律,是學習語言的捷徑。語法教學應建立在形式、意義和語用三個維度上。在語法教學上讓學生通過感受、觀察、發(fā)現、討論,發(fā)現問題但小組內無法解決時,老師再將語法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講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寫作或其他方式進行運用。在語法教學中,忌諱只照顧語法或形式而割裂意義及語言交流的信息差原則,同時,要將演繹與歸納法交替使用在語法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現,教師不要一味地給予講解與歸納,因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意義見過的方式獲得,教師應將語法知識置于情境之中,引導學生通過自我的觀察和分析,自己感知語言形式。這正如蒙臺梭利在其著作中所闡述的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learn.
3.英語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設計
開放性問題旨在探索沒有固定答案的信息和觀點,通過集中矛盾、差異和不同的學生資源,鼓勵學生對各種信息和觀點進行綜合,鼓勵評價、決策、判斷,以及對觀點和知識的遷移(Wragg,1999)。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
4.1.預習的習慣
高中英語課文篇幅長,內容多,難度大。在泛讀(通過一定的閱讀技巧訓練獲取信息,不需要預習)課后,學生要對文章的詞匯、句子、段落幾個層面進行全面的預習。對于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要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釋疑解惑。
4.2.用工具書的習慣
高中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探究進行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系統(tǒng)化。英語學習首先要學生學會查字典(選擇一本英漢雙解詞典),盡量用英語解釋來解釋所查的單詞和固定搭配等。其次,對于語法和相關的單元topics可以通過多渠道途徑進行問題的解決。
4.3.朗讀的習慣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梢娎首x是學習語言的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是學好語言的基礎。朗讀,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表現為有聲的情感預言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謝雪珍。2011)臺灣大學英文教授顏員叔認為朗讀是奠定英語基礎的唯一法寶。朗讀有其自身獨特的語言特點能夠促進語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需要教師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勤于學生溝通,不斷深入地了解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對于自己的教學要不懈地研究與探索,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真正能做到教師教得有效,學生學得快樂并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Wragg,E.C.1999.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M]London:Routledge&Falmer
2.陳鳳梅201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設計。[J]. 中小學外語教學,(6) 1-6
3.劉祥樹2007.初高中英語教材銜接的研究。優(yōu)秀碩士論文,9
4.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語課標標準(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龐公平2010.英語諺語在教學中的應用。 [J]. 中小學外語教學,(2)27